1. 小时候村里放着露天电影,还记得当时放的是什么电影吗?
  2. 如何看待老人去世后吹拉弹唱现象?

时候村里放着露天电影,还记得当时放的是什么电影吗?

小时候村里放着露天电影,印象中记是《刘三姐》,《杨家将》,《刘胡兰》,《狼牙山五壮士》,《碧血剑》,《上甘岭》,《八仙过海》,《三打白骨精》,《解放石家庄》,《地雷战》等等电影。

视频加载中...

八个样板戏,地雷战,地道战,平原游击队,狼牙山五壮士,红日,小兵张嘎,打击侵略者,英雄儿女,渡江侦查记,艳阳天,金光大道,决裂,鸡毛信,上甘岭,喜盈门,侦查兵,卖花姑娘,看不见的战线,摘萍的时候,苦菜花,三进三城,大河奔流。太多了,差不多都看个三五遍。

《开枪为他送行 》 《 庐山之恋 》《夜半歌声 》 《木棉袈裟 》《 武当 》 《神秘大佛 》 《孔雀东南飞 《 墙头记 》

潮剧笑话大全,潮剧笑话大全视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喜盈门 》《飞来的女婿 》 《武林志 》 刘三姐 《地道战》《地雷战》《闪闪的红星》《渡江侦察记》《洪湖赤卫队》《大渡河》《赵一曼》《狼牙山五壮士》《铁道游击队》《上甘岭》《平原游击队》《董存瑞》《南征北战》《牡丹之歌》《杨乃武和菜》

九二年武警部队服役,曾兼任电影放映工作。当时的电影用的还是35厘米拷贝,一场电影有胶卷拷贝十二盒,正常的用二台放映机,放影员先要到汽车站接片,再倒片检查拷贝,练得最多的是拷贝上机,二十秒内将拷贝装好,还要安全准确,一个拷贝上万元,划伤拉断就是大事故。

部队走片都是新上影片为多,很受指战员和观影群众欢迎。特别是在新兵营放电影。新兵训练是十分辛苦的,早六时至晚十时,十多个小时的训练强度,能坐下来看两场三小时电影,这种幸福是常人难以体会的。所以放映队是新兵的福音。

潮剧笑话大全,潮剧笑话大全视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们驻地是少数民族地区,到村寨放电影也是一项重要任务。我印象最深的是到五指山里一黎族寨子放电影《三毛从军记》,村里当时不通电,放电影靠自带发电机,附近的村寨所有人都闻讯而来,几百人一坐得谷场密密麻麻。放映中途下起了小雨,村民为电影机打伞盖雨衣,就是不愿停映。

直至现在,我看电影还保留了一个习惯,隔十多分钟荧幕左上方出现换片的小信号,就会不自觉地对自己说,准备换片。

记得印象最深的是放朝鲜电影《卖花姑娘》,因为是宽银幕,荧幕较大,当时厂区的小礼堂已不能放映宽银幕,只能改到露天放映,当时放映时人山人海,附近的企业工人、农村的社员都赶来观看,当时哭声一片,好不热闹,印象极为深刻,至今难以忘怀!

潮剧笑话大全,潮剧笑话大全视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如何看待老人去世后吹拉弹唱现象?

老人去世后家里人搞吹拉弹唱。是一种宣传让左邻右舍的人知道,以告示“可收”丧礼了;向世人“炫耀”门庭的显贵,越是有钱有势的人家吹拉弹唱的乐队越庞大,活动的时间越长;丧事大办的旧风俗的“传承”,似乎成为办丧事的一道程序。

老人去世办丧事搞吹拉弹唱是不良习俗,不应传承。丧事从间是社会文明的体现。

祖国疆域之大,56个民族,各民族有各族之丧葬礼仪习俗,无可厚非。只不过现在比上世纪富裕了,搞的有些过了,注重排场和收礼重了,有吹拉弹唱或喝酒了,好象给人一种非丧之感。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觉得老人去世后吹拉弹唱,与亲人的悲痛心情不相符,与沉痛悼念的肃穆气氛不相符,既繁琐又费钱,既劳累又扰民,毫无意义,不值得提倡。

中华民族崇尚孝道,丧葬礼仪源远流长。丧葬形式,上古时期神秘原始,夏商周时期系统完整,春秋战国时期高度重视,秦汉时期厚葬盛行,隋唐时期更加奢靡,宋朝时期相对简化,元明清时期日趋完备。特别是晚清时期,水陆道场和仪仗执事等奢华排场形式对今天很多地区仍有影响。吹拉弹唱,手舞足蹈,从某种意义来说,也是在比排场,比阵仗,只是形式更低级、更庸俗、更不合时宜。

有些人,可能也看不惯吹拉弹唱这种形式,但迫于外界压力,从众心理,将错就错,模仿学样,硬着头皮走过场。

时代在变,丧葬礼仪也应顺应当代价值观的变化。老人活着的时候,子女应多尽孝心,去世之后,丧葬礼仪应坚持从简原则,不要大操大办,不要播放哀乐,不要吹拉弹唱,更不要请戏班“助兴”。丧葬礼仪的目的是为了寄托哀思,亲朋好友悼念时,佩个黑纱或白花,鞠个躬、默个哀、就可以了。

国家和社会应当倡导文明健康的丧葬礼仪。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潮剧笑话大全问题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潮剧笑话大全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