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笑话是看熟了清朝历史才会懂的?
有这么一则普通人不懂的“笑话”
1、朝鲜使臣康熙时间来北京,北京市民看着朝鲜使臣的衣服,隐隐作泣,有大臣偷偷借去朝鲜使臣衣服,穿在自己身上,流泪哭泣;
2、乾隆年间,朝鲜使臣出使北京。北京臣民,都在嘲笑朝鲜使臣的衣服,说与自己的不一样,古里古怪的。
当看熟了清朝历史后,就会明白那些有关剃发易服的痛心经历。
古代历史上有什么著名的笑话?
历史上的著名笑话我知道的不多,但也略知一二,只有《戴高帽》还有所记忆,讲述一下,与友们一乐。
古时候,有一个京官要到地方上任职,去向老师拜別。老师教授道:地方官不容易当,关系网盘根错节,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当小心从事。京官说:请老师放心,我准备了高帽一百顶,这样,恐怕不至于有什么问题。老师听了非常生气,当场训斥道:我辈乃孔孟之徒,做人正直,为官清廉,不可搞歪门邪道,哪有如此办事地?京官说:老师教导的对。不过,当今这世上,像老师您这样能遵循古训,正直无私,不喜戴高帽的,已没几人了。老师听了,频频点头道:对对,这话说得对极了。
京官辞别老师出来后,笑着对別人说,我的一百顶高帽,现在剩下九十九顶了。
西湖旁有个钱三爷,专包打赢官司,收银五两。有一个父亲的儿子,无恶不作,父亲恨得不得了,告儿子不孝案,过去只要父告子不孝是要砍头的。儿子被判了***,等秋后问斩。儿媳去探监,儿子对他老婆说你去找钱三爷就有救。儿媳回去找到钱之爷,给了他五两银子,钱三爷让她再去探监,让她丈夫依计行事,保证有救。等到行刑的时候,犯儿大呼冤枉,监斩官问有何冤枉?犯儿说:大老爷呀,不好说的,您请看吧!斩官一看***手心写着:妻有貂蝉之美,父有董卓之心。斩官立刻明白了,原来父亲告儿是想霸占儿媳。立马把父亲打了四十大板,把犯儿放了,这就是钱三爷出的点子。
谢谢邀请!
标题:相面.
在生活困苦的年代,最难熬的是春季,人们总要想法度过春荒。我们这里以前有个叫徐七的人,不知他在哪里学来的相面业术,一到春季总会出门骗几个钱来维持生计。这一次来到运河镇,一连几天都把人忽悠过去了,而且声誉还不错,都说相得非常准,可也有不相信的,这天早上有两个人,抬者一根木棒赶集,经过摊前,放下木棒走过来,用鄙视的目光说:“小徐先生,你是来卖当的,今天若相不准,以后就别创江湖了。我弟兄二人,我是老大,没有后人,他是老二,有一子。侄儿十五岁那年,闹气出走,三年内没有信影,今年十八了,你要能相出我侄儿现在在何方?我给一块银元。”徐七看了二人,暗想:难题来了,娇生惯养,千亩地里一棵苗,我知在哪里?这是砸摊子的,先冷静再说。少顷,徐七说:“到码头看看吧!来了。”
“真的!”
“真的。”
“如果真来了,一分不少,如果骗我,砸你的摊子!”
徐七吓得想收拾摊子要走,可巧又有一个老者要相面,徐七心里害怕,可又走不掉,只得冷静一下。老者说:“我这双胞胎孙子,今年六岁,除了他妈,谁也分不清谁是老大老二,你今天要能相出来,两块银元。”徐七心里想,又是来砸摊子的,咋办?只得如此了。徐七先让两个孩儿面对他坐好,仔细看了看,面貌穿衣都一样,这怎么办?心里忐忑起来,也不知怎么来了一办法,说到:“一二三,一二三,老大头上冒青烟。”倒也灵验,一个孩子转脸向另一个孩子的头上看了看,徐七一把抓住转脸的孩子,告诉老者说,这是老二,那是老大。老者没有办法,只得给两块银元。
徐七这时真的想走,可也没有走掉,先前抬木头的老大领着侄儿来感谢了:
“徐先生,你为什么算得这样准?”
“二人抬木头不是个來字吗?”
军阀马步芳为人凶残狠辣,且腹中空空,不学无术,闹出来不少的笑话。
野鸡
一次,他去南京谒见蒋总统,蒋用浙江口音问他:青海的经济什么情况?马听不懂“经济”何意,以为是“金鸡”,赶忙答道:报告委座,属下在青海没见过金鸡,野鸡倒是有!
铁驴子
有一次训练,马步芳第一次见到摩托车,啧啧称奇之余,以为和驾驭驴马差不多。他飞身上车,不想却踩死了油门,摩托车疾驰前冲。
马步芳吓懵了,想停下又不知如何操作,急得大喊:“吁!吁!”,可这“铁驴子”根本不听使唤。情急之下,马***对手下人大喊:“谁拦住它,我让他当班长!当连长!团长也行……”
手下人纷纷骑马去追,又如何能追得上?幸好,前面有两棵树将摩托车卡住,才算脱险。马感念大树救命之恩,便在青海倡导植树,为此获得民国***嘉奖。
犬子与驴子
一次,蒋总统接见马步芳父子。蒋很客气,他面带笑容,向马逐一介绍身边的人。他指着蒋经国,说:“这是犬子经国!”马步芳点头哈腰地与蒋经国握手问候。
接下来,轮到马步芳介绍自己的儿子,他犯难了。蒋总统称呼自己儿子为犬子,也就是狗的儿子。那么,我马步芳的儿子该怎么称呼呢?应该低于狗的档次才行。于是,他指着身后的儿子马继援,用浓重的西北腔说:“这是驴、驴子马继援!”蒋闻听先是一愣,既而哈哈大笑。
后记
1949年,蒋家王朝在大陆节节溃败,马步芳见大势以去,于10月擅自逃往台湾,被蒋以"擅离职守"罪撤职追责。后来,他移居沙特,最终客死异乡。
明代永乐四年(1406年)的榜眼陈全,为人聪明又滑稽,以善谐谑取笑闻名。某日,在京城瞎逛时不小心误入了宫廷禁地,被当值的太监当场拿下,按律应罚其劳役。陈全忙不迭地求饶,太监对他说:"既然是陈大人求饶,岂有不允之理?但是有一个条件,听说大人善于取笑,很会讲笑话。怎样?讲一个来听听?但是有一个条件,你讲的这个笑话只能有一个字,若是能够使我发笑,我便立马放了你。"
陈全脑袋一转,直接说道:"屁!"
太监问:"大人,什么意思啊?"
陈全一本正经地说:"放也由你,不放也由你。放不放,都是公公说了算…"
太监听了,仔细一品味儿,哈哈大笑,说:"大人快快离去…"
陈全,字果之。号蒙庵。福建长乐人。授翰林院编修。参与编修《永乐大典》等。
有哪些幽默搞笑的历史人物故事?
说一个三国的人物吧,搞笑的简直是作死中的战斗机——弥衡。他为了羞辱曹操曾***衣服,站在曹操面前。后来曹操把他打发给了刘表,刘表也受到了弥衡的轻视,但是又觉得这是个名士,杀了也不好,就把他打发给了黄组,终于把黄组惹恼了,把弥衡给杀了。
弥衡真正是自伤一万,伤敌八百。
趣闻拾遗#徐文长(二)
从前 ,有位鱼行主,善钻营 ,会赚钱 。家里金银满屋却小气的很 ,喜欢到处占人便宜 。街坊邻里背后都叫他“蜡烛头”。
鱼行主自己没读过书 ,却喜欢附庸风雅 。他把儿子送去读书应试 ,希望有朝一日儿子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而他可以体体面面做个享清福的老太爷。
不几年 ,儿子也算争气 ,果然中了个秀才回来,他高兴的一夜未眠 。
第二天一大早 ,他迫不及待跑到徐文长(明代)家 ,满脸堆笑 ,软磨硬泡 ,定要先生为他起个雅号 ,并给自己儿子的书斋赐个名字。先生被缠不过 ,只得提笔写了一个“海山先生”;又为他儿子的书斋提名“蘅玉山房 ”。
鱼行主很喜欢自己的雅号和儿子书斋的名字 ,逢人即借机夸耀。
不久,徐文长的几个朋友知道了此事,不解的跑去质问先生,他们觉得鱼行主品行不端,他的儿子也只是中了个秀才 ,实在配不上如此文雅、体面的称号 。
徐文长不以为意、摇头说这雅号和书斋名并不文雅体面 ,朋友诧异,追着询问 。
先生笑着解释道:“我替他起的雅号是海山 ,这不难理解 ,你们只往祝寿宴会燃烧的蜡烛上写的金字上想就行 。左右两只蜡烛,一支有福如东海 ,另一支则为寿比南山 。当寿烛即将燃尽 ,只剩蜡烛头时 ,可不是“海山”两字 。至于“衡玉山房” ,你们只把“蘅玉”二字拆开看看 。”
朋友们低头沉思了一会 ,不禁哑然失笑 。蘅玉拆开岂非正是“鱼行主”三字 。再与之前的意思联系在一起,依旧是那个熟悉的人、熟悉的名字~“蜡烛头”鱼行主。
让人哭笑不得的的当属隋朝时候的皇后萧氏。她的一生竟然伺候过六个皇帝 。她从三岁就开始进入皇宫服侍皇上。从杨广、宇文化及、窦建德、突厥处罗可汗、吉利可汉和李世民等六位丈夫。被现代的人们称为“六位帝皇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