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宋名臣韩琦,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北宋名臣韩琦,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我国北宋时期功高盖主,功成名就的人有很多,比如功高盖主的名将李继隆、大破西夏,平定侬智高之乱的狄青、创造鼎盛战绩的名将曹彬、戎马一生却晚年失足的潘美、抗击金兵的宗泽、雁门关大破辽军的杨业等。而我们今天要说的是北宋时期三朝名相韩琦,关于韩琦你了解他多少呢?

韩琦,字稚圭,自号赣叟,三岁时父母去世,此后,便由诸兄抚养长大。天圣五年(1027年),韩琦考中进士,并名列第二,授将作监丞;景祐元年(1034年)九月,迁开封府推官。次年十二月,迁度支判官,授太常博士。景祐三年(1036年)八月,拜右司谏。

韩琦


庄浪笑话大全,庄浪搞笑视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韩琦自嘉祐三年(1058年)六月开始了为时十年的宰相生涯,辅佐三朝,欧阳修曾有言赞韩琦:“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

他在宋夏战争爆发后与范仲淹率军防御西夏,人称“韩范”,在军中的声望也是比较高,当时边疆还有歌谣传颂“韩范”说: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骨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

庆历三年(1043年)四月,韩琦、范仲淹奉调回京,同任枢密副使,为执政大臣。当时北宋国力下降,宋仁宗希望励精图治,有所作为,想要通过改革恢复国家繁荣,因此催促韩琦、范仲淹、富弼等人尽快拿出救世方案。当时李元昊以契丹为后援,在宋夏和议时要挟宋朝“岁赐、割地、不称臣、弛盐禁、至京市易、自立年号、更兀卒为吾祖,巨细凡十一事”,而宰相晏殊及两府大臣都比较厌战,便想要答应这些要求,但是韩琦坚决反对,他上《论备御七事奏》:“一曰清政本,二曰念边计,三曰擢材贤,四曰备河北,五曰固河东,六曰收民心,七曰营洛邑”。又陈述选将帅,明按察,丰财利,遏侥幸,进能吏,退不才,谨入官,去冗食的救弊八事面对北宋中期的国势,韩琦提出以整顿吏治,选拔人才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措施,而这些与范仲淹在《答手诏条陈十事》中所列出的十项改革方案基本一致。这次的政治改革,就是有名的“庆历新政”。

庄浪笑话大全,庄浪搞笑视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主持改革的范仲淹

八月,范仲淹任参知政事,富弼为枢密副使,积极推行各项新政措施。但是庆历新政的实施,遭到了一些守旧派官僚的激烈反对,他们诬告新政官僚结成朋党,欺罔专权。庆历五年(1045年)正月,执行新政的杜衍、范仲淹、富弼全都被贬职出朝。对于范仲淹、富弼的贬谪,韩琦挺身而出,据理辨析,但没有结果。三月,韩琦也因陈述十三条理由,支持尹洙反对修建水洛城(今甘肃庄浪)而被贬出朝,罢枢密副使,以资政殿学士出知扬州。至此,主持庆历新政的主要人物全被逐出朝廷,短暂的“新政”以失败告终。

庄浪笑话大全,庄浪搞笑视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韩琦公元1008年出生在官宦世家,他的祖父、父亲分别在北宋担任过知府、谏议大夫的官职。韩琦很小就勤于学问,胸怀大志,虽然小心谨慎寡言,可身材高大,周边小孩子们一般无对手,所学文***更是受到先生看中。公元1027年考中进士,同时名列第二名榜眼,因此格外博人眼球,很快就在地方担任官职,公元1036年入朝做了司谏。韩琦为人素来刚正,此后更是打击朝中不法官臣,当时宰相陈尧佐等4人同时因韩琦弹劾而被罢免,被誉为是“片纸落去四宰执”。他大力打击权贵营私舞弊之行为,当时的名相王曾对他十分褒赞。

公元1038年西夏李元昊称帝,与宋朝摩擦不断,韩琦不避亲疏,大胆举荐范仲淹负责边防事宜,并亲自前往边境,与范仲淹共同谋划军事策略,但由于韩琦用人失策,部下草率大意,深入敌腹,被西夏击败,韩琦受到降职。后来两人成功抵御了西夏的入侵,以至边地流出“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骨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的歌谣。

公元1045年韩琦推新政“庆历新政”遭到以当时宰相晏殊等守旧势力的反对,失败后被贬出京,直到公元1056年再次入京被拜为宰相。以后又被贬又用,一连三次为相。公元1073年返乡,1075年病逝,享年68岁。

韩琦(北宋政治家、词人)

韩琦(1008年8月5日-1075年8月8日),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河南省安阳市)人。北宋政治家、词人。 韩琦为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历任将作监丞、开封府推官、右司谏等职。曾奉命救济四川饥民。宋夏战争爆发后,他与范仲淹率军防御西夏,在军中颇有声望,人称“韩范”。之后又与范仲淹、富弼等主持“庆历新政”,至仁宗末年拜相。宋英宗时,参与调和帝后矛盾,确立储嗣之位。宋神宗即位后,坚辞相位,连判永兴军、相州等地,又反对“熙宁变法”。累官永兴节度使、守司徒兼侍中,封爵魏国公。熙宁八年(1075年),韩琦去世,年六十八。神宗为他御撰“两朝顾命定策元勋”之碑,追赠尚书令,谥号“忠献”,并准其配享英宗庙庭。宋徽宗时追封魏郡王。至清代,更先后从祀历代帝王庙及孔庙 。

临近交卷,突然间悲剧发生。韩琦的卷子污了,一大片墨水铺上去,白纸变黑纸,卷子变废纸!旁边的人都吓呆了,以为马上就会听到韩琦的哭声。要知道文章这个东西不是单纯的文字,那是凝聚精神,融会知识,再调整情绪才能写出来的东西,尤其关乎一生的考卷,那是四五天的时间里全力以赴才完成的。马上要交卷了,除非过目不忘,不然没法重来! 但是这位18岁的少年镇定自若,请再拿一份笔墨来,我要重写。只见他刷刷点点,临危不乱,居然抢在交卷之前,把时文论政以及诗词歌赋同时写完。至于效果怎样,一甲进士第二名! 而这个探花不甘寂寞,在朝廷上也经常弄得血雨腥风,看谁不顺眼,就弹劾,因为他有个非常温柔的好上司,宋仁宗。因为这个主子比较怀柔,对于一些不干实事的家伙,最多罢免了事,不会深究,韩琦就抓住这一点,***大刀阔斧,谁老,谁占着茅坑不拉屎,统统给老子滚蛋。 韩琦的位置是范仲淹以前坐过的,右司谏的力度丝毫没有减弱。他把王随、陈尧佐、韩亿等人***的丑行一件一件地抖落出来,只差汇集成册,不然就是另一副《百官图》。最后韩琦郑重发问:太祖、太宗留下的基业,就是为了让他们随便乱搞的?

韩琦有策立之功。是北宋文官的顶流人物。同时门风保持的还挺不错。算很厉害的人物了。

当然,跟十全十美是比不上的,韩琦号称知兵。当时陕西有帅臣(韩琦、范仲淹)有名将(狄青),种家将、折家将。有雄兵,有财政支持。不能平定西夏,让元昊继续做大。足见当时韩琦的实际指挥能力不见的高明。神宗朝王韶、哲宗朝章楶论文赶不上韩琦,论武却比他有技术。可见北宋中期之后,由于武备废弛,缺乏独当一面的战略统帅,不复保持曹彬杨业至李继隆这样的方面统帅了。只有一个狄青,文韬武略兼备确实有此才能,然不得善终。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庄浪笑话大全问题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庄浪笑话大全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