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后,唐朝皇帝组建了禁军神策军,为何将军权交给宦官?
这是权利斗争的结果,当时的情况是藩镇割据,处于半独立状态,中央集权势力衰微,对唐朝廷是个大威胁。对于一朝君主来讲,最怕的事情是大权旁落,但更是弑君夺位!而宦官是无根之人,皇帝认为:即便宦官势力再大,也不会夺了自己的千秋社稷。相反,宦官为了权利,只能衷心于皇帝,对抗藩镇,效力于中央***。就算是将来出了问题,也好收拾,没有门生故旧。相对来说,对于当时的情况,皇帝重用宦官是最安全的、最放心的。
神策军是哥舒翰在西北击败吐蕃之后,向朝廷请立宁边、威胜、金天、武宁、耀武、天成、振威、神策八军以防吐蕃进犯。安史之乱时,由卫伯玉率领神策军驰援内地。由于兵败邺城,卫伯玉和观军使鱼朝恩(宦官)带领神策军退守陕州,以防叛军来范。随着神策军将领都入朝为官,神策军大权落到鱼朝恩手中,他把陕州军队整编到神策军里,壮大啦神策军的军事力量。后唐代宗落难到陕州,神策军又担任啦了保护代宗的任务。再后来唐代宗安全后,班师回朝,就把神策军归到禁军里,由神策军的将领统领。
由此看来神策军在建立之初,还是由武将统领掌权的。只是后来神策军在唐德宗时期,发生了泾卒之变,唐德宗成啦唐朝历史上第三个出逃的皇帝。***威信扫地,中央权利进一步削弱,无力来应对地方蕃镇势力。至此以后,唐德宗更加不信任文臣武将,开始重要宦官。宦官开始掌权,掌握禁军、神策军。但掌权的宦官像长了翅膀的恶魔,他们可以废立皇帝,甚至击杀皇帝。由此看出,唐王朝已经是名存实亡啦。
宦官掌管神策军,一是皇帝对文臣武将的不信任,自认为宦官可以对自己衷心,并且离自己近,便于控制。
二是唐王朝已经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没有效忠自己的势力,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唐朝皇帝开始扶植宦官来应对武将,蕃镇势力的反叛,确保自身的安全。
三也可以看的出来唐朝皇帝到啦无人能用,也无人敢用的地步。
神策军本为边防军,后安史之乱起,这支军队被调回内地平叛,后来就留驻内地了。763年,吐蕃内犯并占领了长安,神策军护送唐代宗逃到陕州,并护送回銮。神策军于是就正式成为了禁军,并留防长安。神策军分左右二军,各置大将军二人、将军二人。
(神策军图)
神策军称为禁军后,开始并非由宦官统领。783年,泾原兵变爆发,唐德宗在几百名宦官扈从下逃跑,而神策军在军使白志贞德统帅下不仅没有保护皇帝、镇压叛乱,反而纷纷逃散。这给皇帝深深震撼,认识到还是家奴也就是宦官才是唯一靠得住的人,于是就渐渐把禁军兵权移交到宦官手中。
(泾原兵变图)
786年,改神策左右厢为左右军,特地设置监勾当左右神策军,令宦官领其职。到了796年,又改监勾当左右神策军为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仍由宦官担任。在中尉之下还置有中尉副使、中护军、判官、都勾判官、勾覆官、表奏官、支计官、孔目官、驱使官及长史、诸曹参军事等官职。这样,左右神策军就形成了以护军中尉为首的一整套组织和指挥系统。于是宦官就紧紧抓住了禁军的兵权。
宦官形成一股强大的势力是从唐肃宗开始的,当时的宦官李辅国帮助唐肃宗架空了唐玄宗,在镇压安史之乱的过程中,李辅国也起了比较大的作用。后来唐代宗直接由他迎立。李辅国的作用很大,权倾朝野,甚至渗透到军队,很多军队的监军就是宦官。虽然唐代宗把李辅国暗杀了,但是宦官的势力一直存在,到了唐朝中后期甚至可以废立皇帝。所以,不是皇帝愿意把禁军的指挥权交给宦官,而是宦官已经成了一股左右唐朝***的势力。唐文宗曾经想利用文官扳倒宦官,结果非但没有成功,还导致了甘露之变,造成大批朝臣被杀,自己也成了傀儡皇帝。鉴于宦官的力量太强大,唐朝中后期的皇帝一般都不太敢动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