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黄埔一期生中优秀的人才很多,胡宗南是如何脱颖而出的?

黄埔一期生中优秀的人才很多胡宗南是如何脱颖而出的?

胡宗南能力确实一般,但这是相对的,在黄埔一期生中单论军事能力的话比胡宗南优秀的确实不少,比如杜聿明、宋希濂、关麟征等等,他们几乎都有过不菲的战绩,也都是老蒋的黄埔心腹爱将,论能力胜于胡宗南,但是在军事地位上和胡宗南相比,他们确实差了太远,而胡宗南能在众多黄埔一期生中脱颖而出也并非没有原因

老蒋的一生最为崇拜的便是曾国藩,而他的用人之道也颇具曾国藩的精髓,而且他很是相信曾国藩的识人之术,所以在用人的时候经常通过小事情或者细节来观察一个人,之后才决定这个人到底该用还是不该用。所以被他相中的人物几乎一定会能到重用,反之,如果老蒋不认可你这个人,纵然你有超世之才他也不会重用,比如薛岳、白崇禧等人,对这批人老蒋***取的就是利用而不是重用。

胡宗南就不一样了,尽管黄埔生中他不是最优秀的,但他却给老蒋在黄埔军校时期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蒋有着极其恪守的军人作风,他不抽烟、不喝酒,而且起的早,而胡宗南在黄埔军校时偶然发现了老蒋每天都早起锻炼的这个习惯,所以他决定比老蒋起的更早。就这样,这位小个子的浙江人进入了老蒋的视线,因为他的勤奋而开始得到了老蒋的赏识,当然了,这只是一方面的因素。

胡宗南笑话大全,胡宗南笑话大全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老蒋有个习惯,就是爱,没错,尤其他的黄埔生犯错误了他便骂的更厉害,而很多人都受不了这一点,对老蒋的意志上多有忤逆,但胡宗南不一样。胡宗南是黄埔生中升官最快的,从老蒋的发家部队第一军到掌握西北军政的大佬,他仅仅用了二十年的时间而他从一个手下几万人的军长到西北掌握几十万人马的统帅,这中间他从来对老蒋是言听计从的,老蒋骂他也不反驳,无论何时对老蒋总是充满尊敬和崇拜之情,用老蒋的话说:“寿山办事我放心”。答案显而易见了,胡宗南虽然不是多么厉害的军事家,但却是一个忠心耿耿的军人,在抗战时期老蒋几十万嫡系部队盘踞西北,始终没有派上战场,而目的之一便是监视八路军和西北各路军阀,而封疆大吏的角色胡宗南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对老蒋来说,评价一个军人的因素便是忠心,他用人忠心是高于能力的,所以胡宗南便脱颖而出了。胡宗南的一生也都追随了老蒋,而他在军事上的能力尽管饱受争议,而且后来还受到了弹劾,但他似乎继续着他的信念,直至死亡。您的点赞,我的动力;您的关注,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您好,我是略懂一二的四少。

胡宗南(1896~1962年)被称为蒋介石“第一门生,”曾被蒋介石树为“黄埔楷模”,掌管着黄埔子弟组成的第一军,被称为“天下第一军”。其一生经历了黄埔建军、东征、北伐、内战、抗日等一系列的***。

胡宗南笑话大全,胡宗南笑话大全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胡宗南转战西北,戎马一生,官至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西安绥靖公署主任,成为手握几十万重兵、指挥几个兵团的二级上将与名震一时的“西北王”。那么,胡宗南是怎样受到老蒋的青睐呢?

Δ胡宗南

纵观胡宗南的战绩,讲真他的战术和谋略并不是老蒋手下最出彩的将领,甚至有人嘲笑他就是一个当团长的料。但却是老蒋最倚重的人。究其原因,我觉得关键一点就是忠诚。

胡宗南笑话大全,胡宗南笑话大全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蒋介石选拔心腹有一套自己的标准。第一同乡,第二黄埔系,第三忠诚。这三个条件胡宗南前两个都具备。胡宗南是浙江镇海人,他是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那么,胡宗南的战绩和忠诚度又如何呢?

一、【东征时期】胡宗南最初受到蒋介石关注,是他黄埔军校毕业后,担任了团直辖机枪连排长,并参加了“棉湖之役”。

当时,胡宗南带领着机枪连,很好的压制了叛军的火力,黄埔军才有机会进行了反击。战斗结束后,蒋介石对在危急关头冲锋陷阵的胡宗南颇有好感,称赞其勇猛善战,胡宗南给蒋介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自从“棉湖之役”后,老蒋很快升任胡宗南为黄埔第一师第二团团长。

二、胡宗南任黄埔第一军代师长期间,正值蒋介石第一次下野,胡宗南知恩图报,接下来做了两件事,奠定了蒋介石重用他的基础。

1927年7月下旬,北洋军阀孙传芳、张宗昌部,乘***宁汉纷争之机,在江苏龙潭、栖霞山地区进行了战略反攻。这事发生的很突然。

作为“天子门生”的第一号人物,胡宗南被评价为“蒋介石手下最有才干的指挥官”。胡宗南发迹于黄埔时期,在两次东征和北伐期间屡立战功,由此得到蒋介石赞赏,一路升迁。

在抗战中,胡宗南屯兵西北,肩负特殊使命,在关中“金屋藏娇”,养精蓄锐,只参加过不多几次战役,且都不是作为主力出战,但蒋介石还是对他非常宠信,1945年10月3日胡宗南被晋升上将军衔,他也是黄埔系中唯一一位也是最早一位在去台湾前就获得上将军衔的将领。

然而到了内战中,胡宗南蛰伏多时、装备精良的部队竟然不堪一击、一触即溃,丢失西北,胡宗南也吓破了胆,独自弃师而逃。逃台后,以胡宗南的战绩,台湾***当局中的许多人不肯放过胡宗南,认为是胡宗南丢失了西北、又丢失了西南,要求追究胡宗南的责任,惩办丢失西北、西南的罪魁祸首。胡宗南吓得不轻,经过一番运作,在其亲友故旧的活动下,终以“应免议处”而躲过一难。当然,胡宗南能躲过此劫,主要还是蒋介石念其一贯忠诚,决定放过胡宗南。

之后,胡宗南开始了赋闲在家无所事事的生活。第二年,1951年3月17日,胡宗南突然接到蒋介石的命令,要他去浙江省东南沿海中的大陈岛地区,整理指挥沿海游击部队,组建“江浙***救国军”,并任命他为“救国军”总指挥。

由于朝鲜战争正在进行中,胡宗南指挥的部队开始对大陆沿海地区发动攻击时取得了一些成果,然而,胡宗南没能得意多久,随着朝鲜战争的逐步沉寂,沿海岛屿也陆续被夺回,胡宗南的行动以失败告终。

回到台北后,胡宗南仍任“总统府”战略顾问,这当然是个闲职,他于是在台北家中研究军政。1955年8月,蒋介石又任命他为澎湖防守司令官,驻守澎湖。1959年10月,胡宗南的“澎湖防守司令官”任期届满,奉命调回台北,仍任“总统府”战略顾问,不久又奉命进入“国防研究院”任研究员。此后胡宗南再也没有“为国效命”的机会,每天只是靠看看报纸,写写文章来消磨时光。

都是腰间盘,为何胡宗南会这么突出?

相对来说黄埔一期的都挺突出,在军阀混战,全民族的抗战中,受过军事教育的军官少之又少,所以,受过黄埔军校教育的学员对国家来说都是受重视的人才,尤其是黄埔一期的学员,论资排辈在***的军队中绝对占有一席之地。

因此,所有的黄埔一期腰间盘都很突出,但是要说最突出的,还是胡宗南。

胡宗南个子矮小,早先参加黄埔体检的时候,差点因为这个原因被淘汰,后来党代表廖仲恺经过才破例允许录取。

胡宗南家境贫寒,没有什么背景,是完完全全的农民出身,但是胡宗南却有一股子不服输的劲,早年在小学担任教员,深受学生欢迎,却没有当上校长,于是报考黄埔,或许这也正是蒋介石看上胡宗南的原因吧!

胡宗南与老蒋都是浙江人,因此,老蒋对胡宗南格外器重,胡宗南对老蒋于是忠心耿耿,想必这正是胡宗南在黄埔一期中能够脱颖而出的重要因素吧!

关于老蒋用人准则,黄浙陆一,就是黄埔军校、浙江人、最好是黄埔一期,针对这个用人标准,很多人调侃想要在老蒋手下当官,学非黄埔,省非浙江,两眼汪汪,这几点,胡宗南都符合,但是真正让其如此突出,纵横认为还是有一些其他原因的。

纵横在黄浙陆一的基础上,总结出胡宗南受老蒋重用的特点是,作战勇敢,有统兵之才;政治立场坚定,为人谨慎,对老蒋忠心耿耿!

胡宗南说到底并不是一个政客,而是一个军人,军人最终还是要拿战绩说话,没有战绩,没有带兵之能,最后在老蒋那里根本过不了关。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胡宗南笑话大全问题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胡宗南笑话大全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