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方言笑话,外地人听不懂的那种?
一个外地司机在茂名向交警问路,茂名交警回答:你再向左开就五千(吴川),向右开就六千(陆川),向前开一阵就没路(梅碌),继续走就斩颈(湛江)!
司机大惊:我唔敢走了。
交警:你系呢度就冇命(茂名)。
司机差点尿裤哀求:老大,我掉头回去行不?
交警:你翻去照样死(就阳西)。
茂名地区的年例你认为是好风俗吗?
我是茂名的,年例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请亲朋好友过来吃一餐,貌似大家也不会特别计较菜式吧,都是农家菜,鸡,鸭,鱼之类的,都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来的,有一年年例下雨还比较冷,然后为了方便村里大多数人家都是在打边炉,贪方便。其实年例最重要是大家难得聚一聚,开开心心吃餐饭,聊聊近况。村里有钱的,朋友多的人家就开多几台,喜欢清静的就一两台,也不会有人背后说你什么,反正我家做一次年例基本不会超5千,也不算铺张浪费吧,又不是叫你花几万元,十几万做年例,又不是叫你准备十几万鲍参翅肚,有些常年不在村住的人家,回来做年例就是杀鸡拜完祖宗,做完仪式,就开车走了,不在家开台吃饭,也不会有人说他什么,可能其他地方的人不了解粤西年例吧,觉得会家家户户攀比啥的,我想说的是,那里都会有攀比之风,不是所有的粤西年例都有攀比和铺张浪费。理性判断就好。
我是茂名人,我家的年例是正月十二,就是地方农村习俗,主要的原因是兄弟姐妹、亲戚朋友在一年难得的聚会,之后就各走四方。有经济能力就搞得豪华一点,一般人群就按自己的***预算支出,谁也不会计较菜式的,按自己的意愿去生活,高兴就好。
我觉茂名的年例是个好风俗,因为年例的意义就是亲戚朋友每年一次的聚会,无需红包,只为增进亲戚朋友间的感情,丰俭由人,经济好的请厨师,摆十桌八桌的。条件一般自己动手一两桌,没有太多规矩!
广东粤西的湛江、茂名、阳江甚至广西靠近茂名地区的广西玉林下辖北流都有年例。只是茂名地区有年例的地方最多。
年例是一个很奇特的节日,各村各地有同一个一节日名称,都叫年例,但年例的日期却不同,尤其是相邻的不同姓的大村,基本不可能年例期相同。在这些地方,都有“年例大”的说法。这一天,做年例的村庄,都会举行热闹的游神、摆宗等仪式,请戏班唱戏,举办各种娱乐活动,村民则家家户户,做丰盛大餐,广邀亲朋戚友来家里欢聚,客人越多主人越高兴。
(年例游神)
年例有点像西南地区一些少数民族的长街宴。更像海南的军坡节。据说,年例与军坡节均是源于纪念粤西历史上的南北朝时期有“岭南圣母”之称的俚族领袖冼夫人,各村军坡节也是节日名称相同日子不同。
(年例准备上菜一场景)
这种风俗,历史源流很远,即使过了这么长时间,各种历史环境发生发生过很大变化,但它一直存在。它经受过种种考验,说明它的存在有一定的原因。
据老一辈的人说,在上世纪,年例被作为陋习,被革除过,还被作为“破四旧”破除过,曾有一些时期禁止做年例,有些村被派人在村口拦着,不许外人进入参加年例。但早几年,年例又被广东省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被承认,但在近年,又被认为其中那些大吃大喝的行为,属于浪费,因而在一定人员范围内禁止参与。
年例之中,如果不大操大办、大吃大喝、铺张浪费,而是请客适度,不盲目互相攀比,在文化上作更有意义的挖掘和宏扬,年例无疑可以起到增进民间交流,活跃当地经济,传承传统文化等作用。如果是这样,年例肯定是好事,是很好的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