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肩挑四两为客,帮人一日为奴”,这是什么意思?
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民族,人们总能从生活中总结出一些朗朗上口的俗话。这些俗话,“洞明皆学问”,往往蕴含着很深的道理。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肩挑四两为客,帮人一日为奴”这句话的含义。
“肩挑四两为客”。
1、“肩挑四两为客”最早指的是,走街串巷的货郎,虽然做的是小本生意,但是却很受人欢迎与尊重。
7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们,可能还有记忆,当时中国的零售业并不是很发达,全靠货郞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卖一些针头线脑、糖果零食等日常用品。
这些人靠着辛勤的劳动,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大家对货郞的热情,无异于对待自家的客人。因此,早先的时候,当货郞是一项很受人尊敬和羡慕的职业。
当然现在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交通、运输、物流业的发达,甚至有了网络电商,人们有了更便捷的购物渠道,货郞也永远退出了历史舞台。
俗话说“肩挑四两为客,帮人一日为奴”,这是什么意思?
这个在农村来说,是很形象的说法。平日你去别人家做客,拿礼物去了就是上门是客,空手去了就是去帮忙干活的。不过也有做生意和打零工的另外一种解释。
其实,在农村类似的说法很多,各地人的理解也不一样。你像类似的说法,“手提四两为商,帮人一日为奴”,“肩挑四两为客,做工一日为奴”等等,都在说明一个事理。
“手提四两为商”,这个很好理解,指的是过去在农村走街串巷的买卖人,小生意人和卖货郎等,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做小生意的买卖人商人,这个就比较轻松自由的很,因为自己就是老板了,想干就干,不想干就自己放***休息。
但是“做工一日为奴”,就是说给人家打工了。在以前,指的是地主或者富人家雇佣的短工或者长工,就相当于现在的打工者或者农民工吧。做工一日就是打零工吧?反正是做工一日为奴,就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端人家饭碗,就要受人家的管理,这个就是说不爱自由,就像奴隶一样的做事。
至于题主说的老俗话“肩挑四两为客,帮人一日为奴”,我的理解很简单,就是前面的意思。可以举个例子,比如女婿姑爷去老丈母娘家,你要是担着礼物(旧时用扁担挑着礼物)去丈母娘家,就是客人,就会被以礼相待,中午说不定就有七个盘子八个碗的酒菜。空手去就不好说了,说不定还要帮忙白干一天的农活,中午累死累活的才能混上一顿饭吃。
老俗话就是那个意思,说的比较可观形象,有时候来说,是民间对习俗礼法的经验总结,看看就好,不一定说的都对。
民间很多俗语,浅显易懂,深入浅出,有的虽难登大雅,却奥妙无穷;虽然看着很简单,但是其中蕴含的道理却很深邃;有的道理初看平淡无奇,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丰富,才能慢慢体会个中滋味。正所谓——年少不识曲中意,再懂已是歌中人。
今天题主所说的“肩挑四两为客,帮人一日为奴”也就包含这样的道理。短短两话,“客”“奴”两相晰。那么这句俗语是什么意思呢?
这句俗语在民间有很多解释,基本大同小异。无论别人有何高见,如何解读?我个人而言,从表象来看第一句无非是说:
过去那些在农村走街串巷,高声吆喝的买卖人,就地摆摊,随手揽客的小生意人。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做小生意的买卖人、小商人,因为自己就是自己的老板,想干就干,随心所欲。
第二句话是说:如果只是给别人帮忙,既就是生意做得再大,从理论上讲你也只是个给别人做嫁衣,并不能主宰自己生存空间的“打工者”,这就是所谓的“奴”。
显而易见,这里的“客”与“奴”带走一定的封建等级色彩,但作为俗语无可厚非,恰恰符合其语言特征。作为所阐明的道理,却不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失去应有的意义,其中隐含着大智慧,没有经历的人是体会不到的。
就以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每一个人步入社会,最初级的职业规划无非是“铁饭碗”(国企)甚至“金饭碗”(公务员)。可随着国家经济改革的深化,很多国企慢慢淹没再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面临二次创业的挑战。面前无非两条路——给别人打工,自己当老板。
如今想起来,为了生存可以自主选择。但我要说的是,打工只是个过渡,最终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才是王道。因为从你打工的那一刻起,你就处于了不平等的态势,从这一刻起,你就失去了话语权!但凡有这种经历的60后人,应当有深切的体会吧?
用一句话来总结,那就是这句俗语——肩挑四两为客,帮人一日为奴。
再次感谢悟空问答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