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经历过哪些因为宁夏方言导致的误会?
***年刚来银川,我老家甘肃平凉。当时二十六岁,在街上正走着,(想找个广告制作的工作),在南门劳务市场,一位六十多岁的大叔来到我跟前说:“嘎子,你找啥活?”我一听,急了:“你咋骂人?你才是鸭子,你全家都是鸭子。…”大叔愣住了,旁边围观好几个人说:“小伙子,你听叉了,他说嘎子(当地方言),意思是小伙子,不是鸭子骂人的话。”,几个人都这么说,我才明白我错怪了大叔。向他道了谦。后来,我如愿以偿成了一名广告人,先打工,后来在这开店买房,也成了银川人,每想此景,也是好笑不已。(现在本地人还这样称呼年轻小伙)[我想静静][我想静静][我想静静][我想静静][捂脸][捂脸][呲牙][呲牙][呲牙][玫瑰][玫瑰][玫瑰]
宁夏籍一个女大学生在湖北武汉刚上大学时因一句方言,弄了一场笑话。
宿舍里有人烧开水,水煮沸腾了,此时大家都没注意,只见睡在上铺的她,大声急呼“快,快,快,水滚了,水滚了”,弄得全宿舍南方女生们莫名其妙,没人理解她说的啥意思,任凭水沸腾着,却都傻愣愣地望着她,事后她给大家解释说,宁夏的方言“水滚了”是“水开了”的意思,大家哄堂大笑了一番,觉得宁夏方言真逗很有意思。
谢谢邀请:
在宁夏有个地方,说:“钩子”就是***的意思,“毛衣毛”就是去看看的意思,一边“绕毛”去,就是一边呆着的意思,跟你两个“逼逗”就是打耳光的意思。说实话这样的方言,在某种意义上听起来肯定是舒服的。
所以宁夏方言导致的误会有很多很多的。虽然我家祖辈四代人都在宁夏石嘴山市矿区工作,因为属于央企的企业,都是以普通话为主,说方言的人是寥寥无几的。
我住的地方,是宁夏东部与内蒙只有一桥之隔的惠农区,都是以普通话为主,方言根本没人会说,可以说很少人真正的懂得一句完整的方言。
比如说:保卫科小王当年找了一个本乡本土的农村女孩。在过去不管是谁家,做饭,取暖都是用自己做的烧煤炭的火炉子,离了炉钩子是不行的。
有一天小王生炉子的时候,忙的是实在不行了,就让他媳妇把钩子拿过来,结果她老婆当时就蒙了,愣了片刻后,然后嘴里一边嘟囔一边说:“这都是什么毛病?(┯_┯)“结果媳妇是把***撅了过来”,小王当时就傻了,也笑了。
这个误会是不是有点大了?
朋友老家宁夏固原,应聘来京做中学老师。一次,他说老家朋友来了,邀去他家喝酒。趁没开饭功夫,三个人玩***。他俩时不时的说家乡话聊天,我朦朦懂懂的听着,有些明白有些糊涂。但打牌时他俩经常问"炸吗"?我以为是商量出牌,心里很不爽。饭桌上碰杯时,我突然大声问:炸吗?他俩愣了,先望我后对视,后一起问:炸吗?我眨眨眼说:啥意思?我朋友弄明白后告诉说:炸吗~就是怎么样了的意思。原来人家聊同学打拼创业的事情。后来把这事儿说给朋友们,还形成了一股小时尚~接听电话时,开口就问:炸吗?
宁夏属于北方,当地语言自然接近普通话。但当地的方言也有其独特处,不论是发音还是俗语,都很地域性的。
宁夏虽然不大只有6.64万平方公里,但南部山区的固原话、中卫话、吴忠***话、银川话和银北话等各不一样,差别还是很大的。
我是宁夏银北平罗县的人,就说说当地的方言吧。平罗县是宁夏的一个农业大县,建县历史悠久,自然形成了一方方言。在平罗的方言里,举几个事例。
平罗人对小麦的“麦”(mai),发音作(mie),绿豆地区“绿”(lv)发音(lu),黑豆(hai)发音(he),街道的“街”(jie)发音为(gai),鞋(xie)发音为(hai)等等。
说一平罗方言的故事,一次有一外地亲戚到当地串亲戚,家里人对上街的外地亲戚说:“你上街给我顺便买两根haidai(鞋带)”。这个亲戚到街上就真的买回了两条海带,弄得一家人忍俊不禁、哄堂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