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老家方言最奇葩的称呼是啥?
我是扬州人,我觉得最奇葩的称呼应该是“爹爹”。“爹爹”这个称呼,不是指父亲,而是扬州方言里的“爷爷”。我是80后,小的时候还一直叫自己的爷爷为“爹爹”,老一辈人也是这样来叫的。现在的孩子都改成“爷爷”了,“爹爹”这个称呼已经成为一种记忆和历史。
1、湖北大冶,江西移民,安徽宣城也有个全部大冶口音的乡村,说是地道的大冶移民。大冶方言很特殊,跟周边的黄石、鄂城、咸宁、九江都不是交集的、没什么共同的;
2、北方称呼父母是爸爸、妈妈,祖父母是爷爷、奶奶,大冶人则称父亲为爷、称祖父为爹、称母亲为依、称祖母虽然也是奶但发音却是啦;大冶人还有称呼姑姑为佬子的,大佬、细佬的叫着的;有的乡镇还有称呼父亲为伯的、称呼母亲为咩的、称呼姨妈为姨姐读音为姨***的。
我老家的方言称呼是这样的:以父亲为例,如:父亲的父亲弟兄-般我们都称大爷爷、二爷爷或三爷爷;父亲的弟兄我们一般都都称大爹、二爹或三爹;父亲的姐妹我们一般都称姑妈或娘娘;父亲的儿女村子人一般都称嘎子或丫头。
我老家在蚌埠的怀远县,我觉得我们这边方言最奇葩的称呼,就是称呼姑姑叫“姑娘”。
一般父亲的姐姐称呼“大姑娘”,父亲的妹妹则称呼“小姑娘” 。有时候村里和父亲平辈的女性,都得喊“姑娘”。
有次我爸爸过来芜湖,就是因为称呼问题,还闹过一次笑话。人家问他家里有几个姑娘。我爸竟然说他就一个姑娘,而且姑娘都七十多岁了。还说他奶奶去世早,爷爷就兄妹俩个。
我滴天啊,芜湖这边人是问他家里有几个女儿。我爸以为问他有几个姑姑。
看来这地域不同,各地方言称呼也不一样。芜湖和蚌埠就相隔二百多公里,方言称呼差异就这么大。中国幅员辽阔,看来各地方言称呼都不尽相同 啊。
我们老家方言中最奇葩的称呼是,称妈妈为"姨爷"。
小时候不懂,呀呀学语时,跟着别人叫了就是。大了就总觉得怪怪的,直到参加工作后,被分配到了高安教书,与我同一栋宿舍的陈长珠老师那时有四十多岁了,每天听他叫他老母亲为"姨爷",觉得很很奇怪,又很亲切,这才知道,高安方言中一般也称母为"姨爷"。
不仅高安称母为"姨爷",南昌新建区望城等地也称母为"姨爷"。最近十多年在关注本地方言,随着对本地方言的深入了解,慢慢知晓了我们为何称母为"姨爷"了。
原来,"姨爷"其实为"咦呀",是小鸡没见到母鸡,边寻母边呼母时的声音,应该这就是小鸡在叫"妈妈"了。这是我们人类向动物学习语言的典型范例,呼母为"姨爷",应该是人类对母亲最古老的称呼吧。
其实,在我们老家,以县城为界,以东呼母为"姨爷",以西呼母为"姆妈"。
这"姆妈"也是向小牛学来的,小牛找母牛的时候,总是边抬起头张望,边"唔哞、唔哞"地叫着。
所以说,有时侯动物是我们人类的语言老师,我们有些语言是跟动物学来的。
比如呼母为"姨爷"、"姆妈"。
(图片来自网络)
各地的方言都是怎样的?
各地方言知多少,很少,方言最知道滴,应属了解其内涵,知道很多很多,也好,方言属一方之名言,要了解其内涵,在于家乡一方,如一方水士养一方人,相当深渊,我是重庆人,老家重庆荣昌,我说的土话,属客家话,后来才知,我们方言:不说客家话,是卖祖宗,在各地奔波,各地家乡话及名言还懂一点,但家族有一秘密,只要家族一个姓之人,见面及电话必说客家话,如今遗憾我的小孩不懂客家话,再问所有家乡的下一代不说客家话,当然更不懂客家语,我所说是重庆荣昌之地,四川隆昌也有万人吧,还有成都有几个地方也说客家话,后代所知为土广东话,我们的方言是,忘了家乡话,就是忘祖宗,大深遂了,还有更深滴,要了辞祖宗,必须在甲骨文才略知其二,中国的历史,及方言,应是世界之迷,我来至何方,方言也许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