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新疆,你会想到什么?
1954年,中央一声令下,驻扎在新疆十几万***官兵集体就地转业,成为新疆建设兵团的成员。
所谓建设兵团模式就是平时为民、战时为兵,通过大规模组织屯垦建设减轻驻军财政负担,同时也对新疆经济建设做贡献。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奋斗,新疆建设兵团在塔克拉玛干、古尔班通古特两大沙漠周围和两千多公里的边境线上,开垦出了1600多万亩良田。
在建设兵团努力下,新疆在上个世纪80年代实现粮食自给,由缺粮省区变成粮食平衡有余的省区——这是新疆数千年历史从未有过的现象!目前新疆建设兵团粮食产量约占自治区20%,每一斤粮食就有0.2斤是建设兵团的贡献。
1954年,建设兵团生产总值为1.18亿元,995年突破100亿元,2008年突破500亿元,2012年突破1000亿,2016年突破2000亿元,2019年达到2747.07亿元。
1954-2018年,兵团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6%。占自治区GDP比重由11.2%提高到20.6%。也就是说,新疆每产生1元财富就有0.2元是建设兵团的贡献。
在12年时身为山东人的我被公司安排去新疆出差,去了吐鲁番,阿克苏,图木舒克。感觉那里太阳好大,白天是非常热,那里买东西都是按公斤,维主人基本都会说简单的日常汉语。他们大部分都是日结工。爱喝酒。维族人家家基本都有辆摩托车(嘉陵式的)作为交通工具,那里很多农场,维族人都是在摩托车后面挂一个小拉车,方便装货。在图木舒克市待的时间最长,那里哈密瓜特别甜,烤羊腿挺有名,每次公司聚餐基本都少不了这两样,从一个团场去另外一个团场经过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当时真感觉进入了无人区,两边都上光秃秃的,而且公路地面反光,油晃晃的,感觉冒着热气。
那边接触的内地人河南人和四川人特别多,都做点小生意,偶尔遇到几个山东人就感觉特别亲切,真是不出省遇到同地级市的就是老乡,出了省,遇到同省的就是老乡,
新疆给我的印象就是,地方大!天气热!风沙大!水果甜!生活面貌总体感觉像山东七八十年代的感觉。
如果你不是新疆人,但很喜欢新疆,想了解新疆的历史文化,我推荐你看一部纪录片,叫《新丝绸之路》。我很爱看这部纪录片,很多地方看了之后会觉得震撼和自豪。
简单的从衣、食、住、行这几个最基本的方面来说我所了解的新疆。平时生活中大家穿的衣服就是很平常的现代服饰,新疆服饰一般指新疆的少数民族服饰。男子传统服装为条绒无领黑色或花条布袷袢,黑长裤。脚穿套鞋,冬天高寒地区则穿毡筒。腰系质地不同的方形腰带,***尔语称“法嗒”,头戴小花帽。女子无论春夏秋冬,都喜欢穿色彩绚丽、图案别致的艾德丽斯绸宽袖连衣裙。
新疆的美食简直不要太多!烤羊肉串,抓饭,那仁,拉条子,烤肉,烤包子,馕,馕包肉,烤全羊,羊杂碎,油塔子,皮辣红,丁丁炒面,碎肉面,过油肉面,大盘鸡,伊犁马肠子(就是马肉灌的肉肠),熏马肉,酸奶疙瘩(就是奶酪,一般内地人吃不惯,有酸的,咸的,酸甜的),奶茶(跟内地的奶茶是不一样的,是用砖茶和牛奶加盐煮成的)等等。水果也很多,比如:石榴、葡萄、无花果、巴旦杏、杏、桑椹、蟠桃、梨、阿月浑子、核桃、沙棘、伽师甜瓜、哈密瓜等。
很多来新疆旅游的朋友必定会体验的就是哈萨克族人民的毡房。新疆哈萨克族的毡房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年以前,就如一朵朵白色蘑菇,星罗棋布散布在新疆广袤无垠的草原上,人们也称其为“白宫”。哈萨克族人的住所按一年四季分为冬窝子、春窝子、夏窝子、秋窝子,一般春夏秋都居住在可以自由移动的毡房里,冬季,则住在土块或干打垒的房子里。之前去那拉提草原的时候住过几天的毡房,真的感觉很别致。但这只是旅游特色,平时我们住在房子里,新疆的高楼大厦是很多的。
说到“行”那就不得不提到游牧民族的马了,新疆比较出名的马种类之一就是伊犁马,西汉时期乌孙以1000匹马为聘礼求婚,“汉武帝”将细君公主嫁到乌孙,并将乌孙马赐名为“天马” 后来,汉武帝得到西域大宛的"汗血马"后,又定大宛汗血马为"天马",将乌孙马改称为"西极马。"这里所说的"天马"、"西极马"都是今日伊犁马的前身。前往新疆的游客很多都会体验一下“天马”。当然这也是作为旅游特色来介绍的,平时生活中我们出行还是坐车的,远一点的坐飞机、火车、高铁。
以上是我对新疆的了解,希望可以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