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唐朝有哪些有趣的冷知识?
  2. 山西的方言有很多种,哪个地方的最难懂?
  3. 为什么感觉山西话和大部分北方方言不一样?

唐朝哪些有趣的冷知识


1、根据《酉阳杂俎》记载,由于李姓是国姓,所以在唐朝是禁食鲤鱼的,抓到鲤鱼以后,必须放掉,如果胆敢贩卖鲤鱼,重打60大板。

“国朝律,取得鲤鱼即宜放,仍不得吃,号赤鯶公。卖者杖六十,言“鲤”为“李”也。”

2、唐高祖李渊的爷爷叫李虎,所以唐初避讳虎字,所以老虎当然是不让吃的,一般也吃不着,不过这并不算什么,还不准人说“虎”字,“虎”字由马字代替,这个“马”字不是重点,重点是一个过去我们都常用马桶,马桶在唐代以前就出现,不过那时并不叫马桶,而是叫虎子,到了唐朝之后,为了避讳李虎的名字,虎子就改叫马子了。再到了后来,这物件又改叫马桶。

山西朔州笑话大全,朔州搞笑方言视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在唐朝,陪酒女是合法的正当职业,被列入“官户”,受到法律保护。如果***陪酒女,最轻也要杖责100。“若奸杂户、官户妇女者杖一百。”(《唐律疏议·卷二十六》)

4、早在唐朝时,熊猫就被当作国礼送给了日本。公元685年,日本遣唐使来华,为表示友好,武则天(当时皇帝是唐睿宗李旦,武则天实际掌权)送给了日本天武***两只熊猫,随同遣唐使一道返回日本。(《旧唐书》)

5、日本料理以生鱼片最为著名,堪称日本菜的代表作。殊不知,日本人对生鱼片的热爱其实是从唐朝传过去的,现在赣南一些客家人聚居地都有吃生鱼片的传统,这种传统或可追溯到唐代。唐朝人把生鱼片叫鱼鲙,不管什么样的鱼都喜欢片成薄片,蘸着蒜、豆豉等生吃。唐朝有许多切生鱼片的高手,刀工出神入化,切出来的鱼片轻薄如纱。市面上还有教大家片鱼刀法的书籍出售。

山西朔州笑话大全,朔州搞笑方言视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6、唐朝外国人众多,唐朝的首都长安,有许多胡人从西域而来,到此经商游历,还有新罗、百济、倭国等周边国家派来的遣唐使、学者、僧人等等。广州更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住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印度来的佛***,躲避宗教迫害的***,还有非洲来的昆仑奴……当时的扬州也堪称东方***,水道纵横,船只数量众多,有许多大食人和波斯人在此经商。大部分外国人来到***后都不愿回去了,死后也埋葬在***。

7、唐朝有个很知名的青楼女子叫赵鸾鸾,此人文学修养很高。全唐诗中收录了她的五首诗,这五首诗分别写的是女子身上的五个部位。分别是:檀口、柳眉、云鬟、纤指、酥乳。

1.没点历史知识都不敢穿越。在唐朝,见到官员称呼“大人”万万不妥,因为“大人”是用来称呼父亲的,所以看唐朝的书籍,你不会看到李大人、王大人,对于官员通常称呼姓加官职或者姓加上一个公。包拯如果在唐朝除了他儿子是没人称呼他为包大人,而会称呼他为包公或者包龙图,所以看到有人在电视剧里称呼狄仁杰为狄大人,那么直接可以弃剧了。

山西朔州笑话大全,朔州搞笑方言视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除了“大人”是称呼父亲的,阿爷、哥哥、耶耶(爷爷)也是对父亲的称呼。阿兄、弟才是称呼兄长和弟弟。祖父则称呼为阿翁。

2.生活在唐朝的女性应该是最幸福的,开明的社会风气使的女性地位在古代王朝中最高。

首先以肥胖丰腴为美可以让爱美的人不必刻意节食减肥;其次女性穿着服饰也不拘泥,唐朝是最喜欢女人穿男人服饰出门;再者,唐朝女性具有一定的经济地位,不必依附于男人,而且有财产继承权,可以独立为户主;还有就是在唐朝,女性不会遵守三从四德,什么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在这里都不存在,唐朝男人可以休了女人,女人也能休了男人。

这些当然是因为社会文明、经济文明高度发达,还有因为唐朝受胡风影响严重,还有一些贵族女性引领的风潮。

3.玄奘法师也就是唐僧在贞观二年是靠混在饥民里偷渡出国,而不是受唐太宗之命前往天竺取真经。等十五年后玄奘学成归来时走了一半路途就到了唐朝,因为当时玄奘走过的国家已经被唐朝灭了而纳入唐帝国的版图。

玄奘取经路上有一个高昌国,国王麴文泰与玄奘结为兄弟,定下玄奘取经回来经过高昌国时在该国宣讲佛法三年的誓约,可是等玄奘回来时,高昌国在一年前已经被唐朝所灭,国王也早已病世,无奈之下玄奘只好返回长安。

谢邀回答问题。问:唐朝有哪些有趣的冷知识?

***盛世国泰民安,人们的生活习惯也有了变化,一些嗜好也适时而生。


(《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还说:食不厌精,食不厌细。国人历来讲究饮食,所以不得不先说一下吃。

唐朝言“鲤"为李也,所以禁止食用鲤魚,捕到要立刻放掉,否则卖鲤魚者杖责六十。虽然明令禁止,仍挡不住食客们的嘴,私下里照吃不误。唐人最喜食鱼,烹饪多以为脍为主,“脍"大概就是现在的生鱼片。杜甫有诗赞曰:“无声细下飞碎雪,有骨已剁觜春葱”。意思切成雪白的魚片,就着春天生长的香嫩小葱,食之为最佳。在《膳手经手录》中记载,脍,鲫鱼为最佳,然后排列分别是:鳊鱼、鲂魚、鲷鱼、鲈鱼……因此可以证明,倭国日本食生鱼片还是由遣唐使从我们这儿学过去的。


(唐:《马球图》)

再说玩,唐人喜欢马,一为战场上需要战马,另一个是达官贵人们也喜乘马出行,如《虢国夫人游春图》,图中不论贵妇,还是随从人等全都骑乘而行,阵势搞得很大。所以那时也从西域引进不少名马,比如“天马",是指从中亚引进的名骏,估计其中也包括汗血宝马。

不论王公贵族都喜欢看“打马球”,分为两队,骑马用带环的手杆击鞠,以击入对方门洞多者为胜,更有王子公孙还要亲历球场一试身手,一时间骏马的身价倍增,而且居高不下。


(唐:仕女图)

再说穿,唐朝人喜欢穿宽袍大袖的衣服,一是穿起来宽松随意很舒适,二是走起路来衣带飘飘,大有飘逸之感,显得神彩奕奕。当然这是富人们,劳作之人不在此列。现在说“唐装"始于唐朝,我看也不无道理。

要说唐朝的趣事实在是太多了,今天咱们就从唐朝人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来聊聊唐朝的有趣冷知识。

有一副唐朝名画《虢国夫人游春图》您应该听说过,这副名画中主角是杨贵妃的姐姐虢国夫人,画的是她在春暖花开阳春三月骑着马带着家人随从去郊游的场景。可是这副名画流传了一千两百多年,人们愣是没人认出画中哪才是虢国夫人。

原来在唐朝马是分等级的,皇亲贵族骑的是最高等级的马,标记就是把马鬃剪成三朵花,称为“三花马”。您是不是想起李白的那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了?李白这个家伙喝点酒就好吹牛,他的话咱们要打折听,世上只有三花马,五花马是他吹出来的。实证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六骏,六屁战马都是三朵花。

《虢国夫人游春图》里主角虢国夫人肯定骑的是三花马,可是我们看下面这副画中有两匹三花马,一匹马上坐着一位中年妇人怀里抱着个小女孩儿,另一匹马上是一位英俊的翩翩公子,哪个才是画里的主角呢?

虢国夫人是杨玉环的姐姐,据说长的也是倾国倾城,是个大美人,就连唐明皇对她都垂涎三尺,她还有一个爱好,喜欢女扮男装,这下您知道这副画里哪个是虢国夫人了吧?

您知道唐朝人的饭桌上都会有哪些食物吗?

现在的中国人做个饭煎、炒、烹、炸、咕嘟炖、爆、煮、蒸、炖熘焖等等,方法太多数不胜数。在唐朝可没有这么多烹饪方法,最常用的就三四种,煮、蒸、烤、炖,还没有煎、炒的烹饪做法。调味料已经有了“八珍主人”酱油和“食总管”醋,您要想在唐朝吃点烤肉撒上点儿辣椒那是不可能的,可以给您撒点胡椒,因为辣椒是到了明朝才传人到中国的。

1, 战马空前强

盛唐时代,唐朝军队外战业绩辉煌,首先撑底气的,就是雄厚的战马储备。唐朝马匹不但数量多,而且品质也十分强,基本都是和草原优良马种杂交而来!外加兽医学的进步,使唐朝的战马死亡率也大大降低!以至于巅峰时期的唐军,拥有战马数量一度超过七十万匹,连精锐部队的步兵,也经常骑着战马开赴前线作战。比起后来的宋朝,唐军打的是标准的富裕仗!

2,唐船进港难

唐朝能与养马业媲美的另一产业,正是造船!唐朝海外贸易发达,***的船舶虽然还没有掌握龙骨结构,却也能造二十丈长载七百人的大船。而这强大技术,东边的邻居日本,更是无比眼馋!早年日本人造访***,乘坐的还是自家的“遣唐使船”,从公元9世纪起,往返中日港口间的,基本都是唐朝船。以日本学者木宫泰彦的话说,当时日本的港口,都在玩命学造唐朝船,而且在日本港口指挥施工的,清一色都是唐朝工匠!

而在波斯湾地区,***的船只也同样拉风,甚至还闹出一个尴尬事:由于唐朝船只造的太大,***国家的港口太小,以至于唐朝船基本开不进港口,唐朝商人来到***做生意,经常需要换乘小船。***船在他们眼里,就是这样的庞然大物!

3, 就要讲诚信

***与东突厥的关键一战,正是贞观三年的北伐东突厥大战,对这场赌国运大战,唐太宗战前也曾横下一条心,一度决定把征兵年龄下调两岁,发动举国精壮拼力一战,却不想被直臣魏征拼命拦住!以魏征的话说,把人都弄去打仗了,***的地谁来种,赋税找谁要?最关键的是,为了打一仗就下调年龄,唐王朝还讲诚信不?一番慷慨陈词,终于说服了唐太宗!

于是,讲诚信的***王朝,就在贞观三年风雪烈烈中,开打这场国运大战,果然摧枯拉朽般,连续消灭突厥数十万大军,活捉突厥颉利可汗!讲诚信的***,才有这般辉煌!

山西方言很多种,哪个地方的最难懂?

山西方言在全国来讲是最多的,也是最难听懂的之所以说天下方言在山西就是这个道理。山西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基,中华民族从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崛起绵延几千年直到今天普通话普及全国山西方言也没有完全消失,但是有些大都市比如说太原随着老年人的离世太原方言确实变味或丢失真正正宗太原方言已不多了,让人听不懂太原方言凤毛麟角。在山西我认为繁寺方言比较难听懂隔村的方言都不一样

山西方言在北方绝对是特立独行的存在,因为其方言属性是唯一不属于北方官话范围内的北方方言,导致[_a***_]是因为山西版图相对封闭,边界被山脉环绕,以独立的山川形便形成一个省,历史上与外界沟通少,语言环境定型后,很少受外界影响有关。整体上山西方言给人的感觉是鼻音有点重,且各文字发音语调略直,像是嘴里含着东西一般。

但要问山西哪个地方的方言最难懂,这个比较难以衡量,虽然山西话分为六个片区(包含南部临汾、运城的中原官话),但因为外省人听山西话,根本分不清具体属于哪一个片区,所以在外省人看来,山西话没有最难懂一说,有的只是整体都难懂。而放在本省晋语范围内衡量,又因为山西内部分为几个独立的盆地单元,导致各盆地范围内的方言语调也不尽相同,很可能会出现太原人感觉大同话难懂,而大同人则感觉阳泉话难懂的现象,城市与城市之间互相听不懂,原因也是因为历史上山西各盆地之间交流少,方言语调独成一系。

不过,网络上有关于山西话难懂系数的民间统计,整体上认为吕梁地区方言难懂的人偏多,原因还是与地理因素有关,虽然前面有说山西内部基本上是独立的几个盆地单元,但这几个盆地之间基本也能串联起来,从北至南依次是大同盆地、忻定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所以这几个地区方言多多少少会有交集,某些固定词汇的发音上比较相似。反观山西西部城市吕梁,因为完全处在吕梁山脉以西,整个吕梁山脉由北至南将吕梁完全与中部盆地阻隔开来,且吕梁再往西就是天堑黄河,所以历史上吕梁方言与山西其他几个片区方言交集甚少,且受外界语言影响也很少,故而很多山西人说听吕梁人说话更像是在“听戏”,而外地人去吕梁,听上了年纪的老人说方言,基本没有听懂的可能。

欢迎点击关注,留言一起探讨。

纯粹临汾土话不好懂,内蒙同学到我家像是出了国。在临汾:

太阳叫“尧王”

月亮叫“月蔑”

风叫“飞”

雨叫“女”

水叫“府”

井叫“姐”

树叫“波子”

厉害叫“图念”

今天叫“经玛格”

本人来自山西运城。

我们这里曾经闹过这么个笑话,一个女人在河岸边嚎啕大哭,边哭边喊,我的孩呦我的孩呦。一热心的过路人听到女人哭喊二话不说立即跳进河里救孩子,可是摸来摸去就是摸不着孩子,最后只摸出一只女人鞋,女人高兴说就是它。热心人本以为是孩子落水,谁知道原来是鞋落水了。热心人才恍然大悟原来人家方言语把鞋叫孩。

我把鞋叫孩,你把孩叫黑,我把麦叫美,你把一百叫一伯,我把连襟叫挑担,你把喝水叫活鼠,我把干啥叫揍索,你把舅舅叫求求。我把姐夫叫贾夫,你把妗妗叫亲亲。我把说话叫雪话,你把喝汤叫活脱,

我上大学时候,一个宿舍住着6个人。我们6个人全是山西的,两个吕梁的,一个晋中祁县的,一个临汾的,一个运城的,还有我是晋城的。刚去学校那天晚上,我们大家都用普通话聊天,由于是刚去学校第一天,大家的心情都比较激动,在异地他乡都睡不着觉,躺在床上除了想家还是想家。后来我们就开始聊天,刚开始我们几个人都不熟,然后就各自用普通话介绍了一下自己。后来大家又说了说各自的方言,运城话还稍微能听懂点儿,临汾话能听懂个别字,汾阳话听多了也能听懂几句,但是晋中祁县话是真的听不懂,我那个舍友每周都会给家里的父母电话,你听了四年愣是没听懂过,从来没有。

大家都是山西的,可是方言都不一样。每个地方的味儿还有点区别,就拿晋城来说,晋城分了五个县。

泽州,阳城,高平,陵川,沁水。

县与县之间的方言差距都特别大,虽然听多了也能听懂,但是根本不会说。

中国地大物博,56个民族56朵花,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风俗啊语言啊文化什么的也都不尽相同,各有特色。

为什么感觉山西话和大部分北方方言不一样?

山西话继承了汉语的古韵,保留了许多古汉语们词汇,听起来特别生动,是中国研究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的活化石。

山西话分为晋中晋北晋语和中原官话汾河片。现在普通话和大部分北方方言没有入声,已经将入声归于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而山西话里有入声,“平水韵”就是出在临汾地区,保留了许多古汉语的词汇,比如:两人一起走叫“厮跟上”,家里穷困叫“家寒”。太原话是“晋中方言”核心地带一种具有代表性们方言,比如: 圪瞅,意思是略微看一看。圪挤,意思是在人群里硬挤。尤其是山西民间小调,生动感人有趣,一曲“五哥放羊”、“走西口”等更是在山、陕、蒙、冀广为流传。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从中国各地方言的划分来看,山西话与北方大部分地区的方言不是一个类别。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由于自然经济的天然隔离性,汉族社会各地区发展产生了差异性,产生了汉语方言。

其中,中国北方绝大多数省份都属于官话。

包括东三省,西北各省,河北、山东河南陕西等省,甚至还包括四川云南贵州等西南省份。

山西话是北方各省中唯一不属于官话的方言。被称作晋语。

主要分为太原话和吕梁话。

晋语最大的特点是保留了古老的入声,还有连续复杂的变调。

山西话并不都是晋语。

山西西南部的运城地区,就属于中原官话。与陕西方言极为接近。晋西南和晋中、晋北的人,基本无法沟通。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思维方式都有很大的不同。

山西的方言真的很复杂。我在四川上学的时候,有几个山西老乡,运城的,临汾的,大同的,朔州的,太原的,等等。我们在一起,只用普通话交流。因为说自家方言沟通起来实在太费劲。说起来也是搞笑的。

有一次去太原,被太原话震撼了。我感觉太原话骨子里就是生硬、刚猛,而且每句话必然以一个疑问性的升调结尾。仿佛要质疑一切!

单从质疑一切这一点来讲,太原话与著名的锦州话恰有异曲同工之妙。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山西朔州笑话大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山西朔州笑话大全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