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自从有了化学这门学科,中医中药的粗糙配伍就成了笑话?
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个笑话。有了化学,中医药的配伍一点也不显得粗糙,而是显得更高级!化学再发展若干年,也未必能弄清那些高效中医药方剂的配伍,到底谁是笑话?最终要看时间和医疗实践的回答!
稍懂点中医方剂知识的化学从业人员,可以看看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那里面的113个方剂,百分之九十以上都可以轻易药证疗效!它们的配伍是笑话吗?现代化学敢笑话这些经典的方剂吗?
随便举个例子,如果你得了“胸胁苦满,寒热往来”的小柴胡汤证,你是用《伤寒论》里的小柴胡汤快速康复呢,还是用化学药不知死活?有好配方而不用不会用或根本不知道用,那个更可笑呢?
真正成为笑话的是说这种无知话的人。以经无知到连配方中的各种炮制过程中使药性的变化在服用后,在人体里的各种化学反应与机理反应都不知道了。还活在这个世上乱叫,到底是什么样的动物?真是泪奔!人类就怎么有这种无知的“聪明人”呢?它们连人体自身所具有的化学功能都不知道全面,竟敢乱说什么在人体外的化学变化就能完全代表在人体里会产生的所有作用功能。人类究竟要无知道怎样的成度才算是到聪明到头呢?人能在体外把物质合成***或元气和鲜血吗?人工血为什么还不能完全各类血型呢?中药配方合理的话,就可以补血,鲜血,造血,活血,生血等而无负作用。化学在体外能完美做到了吗?不要太无知了。自认为“聪明的人”类呀!还是省省吧,差得太远太远了。就不要笑话自然了,否则自然会被笑死的!认何人至今还不可能倍得起完美的自然。因为科学只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至少现在还达不到我们以知道的自然某些高度,蚂蚁嘲笑人类似的笑话,真的是一点都不好笑。蚂蚁们非要笑就让它们去笑好了。谢谢!……!
如果用粗糙和精细这样的概念来形容中药和化学药。那就肯定不是懂医学的人。绝大多数中药都是天然物,粮食蔬菜水果,大多数也可以当中药来使用,这些东西,如果用毫升,毫克这样的单位来计算的话,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有些中药是具有一定毒性的。有的毒性还很大。有些中药是天然化合物。也有人工合成的化合物。比如说砒霜,雄黄,硫磺,明矾,朱砂等。中医对于这一类药物的使用 ,也都是非常谨慎和严格的。
有些植物类的中药毒性也很大。比如马钱子,川草乌,杨金花等。在使用以前都要经过一定的炮制方法。来减轻他们的毒性。使用的剂量也很严格。
因为大多数西药都是人工合成的化学物。相对中药来说。成分更简单,更明确,针对性也更强。一旦用药过量。就容易导致药物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现代化学的出现,对中医来说不是坏事而是好事。它可以使人对中药的药性有更明确的认识。对终要作用人体的原理更清楚。现代的化学知识。不是照妖镜,中医也不是妖怪。中药也是靠它的化学成分来治病的,只是古代人不明白罢了。
焉知者自己会不会是“无知者无畏”的笑话呢?
化学与中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虽然都涉及到了物质。但是,物质除了有化学性质,还有物理性质。请问,提问者在面对物理学的时候,是不是也会提这样不着调的问题?
化学也不管治病救人,尽管西药差不多都是化学药,但不代表化学品就是西药。化学品的种类远超药品。
化学药品是高度提纯的,在中医的角度看,这类高度提纯之药,无疑是中药中的“大毒之药”,估计很多药的毒性仅次于中药中真正的毒品,如蝎毒,砒霜之类的。现在的西药之所以没有显出如此剧烈的毒性,是因为用量小。西药片,绝大部分成分是淀粉等等非药性成分,相当于稀释了药性。
中药大多数是植物药,极少量的矿物药。都是天然成分的组合。所以中医中药是“药食同源”的。
药食同源的好处,如同我们吃饭不需要特别计量饭菜里面的具体成分,随意而不用担心,中药也是这样的性质。
也如同食品中也有一些剧毒物,同时却让人“舍命”吃,如河豚,关键是知道怎么加工,而避免毒性,中药也一样,通过“炮制”加工,可以大幅降低毒性与伤害。
中医的药食同源,经历了人类数十万年的筛查,从原始人吃植物、动物开始,就积累和形成了经验。这个经过人数千载品尝的过程,就是中药的制备过程。
实际上,经过多年的研究,中药早已形成一套“中药指纹图谱”的分析方法,有助于对中药进行严格的产地控制与质量控制。有心者,稍事搜索就能看到。下面摘一段相关文字。
中药指纹图谱技术已涉及众多方法,包括薄层扫描(TLCS)、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和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等色谱法以及紫外光谱法(UV)、红外光谱法(IR)、质谱法(MS)、核磁共振法(NMR)和X—射线衍射法等光谱法。其中色谱方法为主流方法,尤其是HPLC、TLCS和GC已成为公认的三种常规分析手段。由于HPLC具有分离效能高、选择性高、检测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应用范围广等特点;中药成分绝大多数可在高效液相色谱仪上进行分析检测,且积累较丰富的应用经验。因此高效液相色谱法已成为中药指纹图谱技术的首选方法。
一些人或出于无知,或出于偏见,或者就是别有用心,造谣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