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农村露天***放电影的场景,大家还记得吗?
謝邀。八十年代农村露天电影,成了不少国人幸福的回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直到九十年代,露天电影一直是农村最重要的***项目。一块幕布,一个放映员,自带凳子的观众,构成了露天***的全部要素。除了重大节日,有的家庭办喜事,也用露天电影来庆祝。回想当时,摸黑走几里路“赶场”是经常的事,兴致勃勃,乐此不疲。
广大农民朋友在享受露天电影的乐趣时,还有对电影内容生动形象的评论:中国电影新闻简报,越南电影飞机大炮,朝鲜电影哭哭笑笑,阿尔巴尼亚莫名其妙,罗马尼亚搂搂抱抱。太形象了,因为当时电影进口主要是这几个国家,谁说农村没有影评人才?
时过境迁,风光不再。如今农村再也见不到如此***的场景,它如同一个电影画面,永远定格在人们的记忆中,而且还仍然那么鲜活与美好。尽管科技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尽管享受着高科技的便利生活,但留下的珍贵记忆,我们真的不应该忘记,也不会忘记。
——八十年代,是年轻、单纯、真诚的年代,留下的不仅仅是露天电影,还有更多的美好回忆。
那个年代下农村放露天电影,是广电部各级文化部门丰富农村业余生活,进行爱国主义,移风易俗教育的重要活动。对于农民来讲,那更是一个盛事。基本是每个月一次,放映的电影多是爱国主义电影,战争片,爱情片为主露天电影放映。
当放映队来到农村后,家家户户扶老携幼,早早就抢占有利位置,带着瓜果梨桃,说说笑笑,就像赶集过年一样。甚至大树上,房檐上都坐满了人。基本是全村,全生产队人都到了。放映队下农村放映电影丰富了农民的业余生活,提高了爱国主义情怀,对转变旧思想起到了重要作用。孩提时代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我老家山东沂蒙山边缘,到八十年代各村陆续才架上电,电***只有县城里才有,村里看电影要等放映队来村里放,基本2部片子在各村放。在村里找个空旷大的地方,立两杆子投影白布挂中间,晚上刚黑天就开放,我那时候十岁左右,在本村看电影时早早搬凳子去占地方,看完一场不过瘾还要追到邻村看,和伙伴常常翻山去邻村追着看,虽然当时没电话,但消息可准了,说电影到哪个村,肯定是,从没误报过消息!等走到邻村,电影已经放上了,银幕前挤满了人,我们只好挤在幕跟前看,也经常去幕后面看,尽管画面是反的,也不在意。年纪小就看个热闹,内容也看不大懂,有时候看着就睡着了,醒了正好电影散了,在和伙伴们一起回家,从来不怕路远和走路累!那时候生活贫困,除了上学,下地拔草,没什么***活动,电影是唯一盼望的活动,至今,记忆犹新!
八十年代的露天电影,严格说七十年代中期己经开始了。场面宏大,比电***的观众要多。一场露天电影,少说也有两千余人,有时要更多。一村七,八个自然屯,每家仅畄一人看家,余者全来。消息灵通的人家,要把远在十里之外的父母接来看,十里,八里的外村人,少年,青壮年也会涌来,比赶集要火。
电影放映时,人们很肃静,只听到演员的说话声,***都听得很清楚,人们从中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大家唱革命歌曲,唱样板戏。他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虽说生活是苦了些,都活在革命的热朝中,人们充满革命的***,那是火红的年代,是令人神往的年代,人们心里充实,生活没有压力,个个活得轻松,***都有满足感,幸福感。他过去了,却永远活在我的记忆中……
对于生于五、六十年代的人,特别是在农村的,这个问题很喜欢回答。那时候,一个公社(乡镇)一个放映队,黑白胶片放映机,自带发电机(那时我们叫电锅),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是吃国库粮),隔一段时间到每个大队(村),放映一次。每到一个村,村委一般要派人将放映设备,用拖拉机或其他工具拉到村里,并帮忙在宽敞的地方,架起放映幕布。看电影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精神食粮。大人小孩无不为之欢欣鼓舞,小孩没黑天就早早地拿着板凳,到前面占位子我们叫“占前台”,站在后面的,要踩在长凳上才能看的见。放映的电影题材挺丰富,记忆比较深的有红灯记、沙家浜、英雄儿女、渡江侦察记、地道战、地雷战、一江春水向东流、艳阳天、鲜花盛开的村庄、卖花姑娘、地下游击队、大篷车等等,虽然是黑白片,但都看得津津有味、饶有兴趣。记得放映故事片之前,是要先放映“新闻简报”,都是先出现***或者周总理等,会见其他国家领导人的简报,再报道其他新闻。放映时,一卷照片放完了,要停一会“换片”,并且很远都能听见发动机的马达声;自己村放映过了,还要到附近村庄,再看好几次,每次看完回家路上,都要用手电筒照明,乐此不疲。
我们这代人,见证了时代的变迁、祖国的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现在人们在物质、精神两个层面,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由衷地为祖国感到自豪、骄傲!
喜欢请关注一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