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引起的误会,最搞笑的是什么?
太多了!
想当年,哥去武汉工作。
武汉的夏天那叫一个热,但是每逢傍晚,大爷大妈就爱坐在小巷子里乘凉,唠嗑。
那天傍晚,碰到个女的在门口惊慌失措的喊:“xx军!我的孩子不见了!!!”
我一听,这还得了!你孩子不见了你得报警啊!你找你老公干啥?
然后那个xx军,就回来啦,女的镇定了很多,拉着他的胳膊委屈巴巴地说:“老公,我最爱的那个孩子不见了!”
这个xx军就十分纳闷说:“没道理啊!我上午还看见的!”
听到这我非常吃惊!我想你孩子都不见了!你还有功夫纳闷呢!快找派出所啊!
“方言引起的误会,最搞笑的是什么?”方言引起的误会和搞笑一般发生在两个地区的人之间,同一区域的人则不会发生误会和搞笑。
记得那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随着上山下乡我去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地处北大荒的北边,一片沼泽地的深处,是一个自古就没有人际的地方,由于是始建,人员都是来自五湖四海,各地融合的方言也是五花八门。在这里只说两个有关方言的事。
我们去的地方也有一些老东北的当地人,性格好爽等就不提了,当地人把***叫做“裤头”,时间长了好多人也把***唤作裤头。由于地处沼泽地的深处,自然也就交通不便,一封书信要半月左右才会收到。刚到那时没有房屋,什么都没有,只能在高一点的地上建设,除了食堂一切服务全无。一个青年需要***了,于是给家里写信,因为习惯了,就在信中写的是要“裤头”,过了一段时间果然收到家里寄来的邮包,打开之后大家都乐了,家里给寄来了几个裤子只有下半截的裤腿,和几块布头,后来得知,家里人不知道他要的“裤头”是什么意思,只能按照猜测来满足孩子们的需要。
还有一个就是“浪”字,哈尔滨的青年用浪字去形容一个人的漂亮和美丽,有时看到一个很漂亮,她们就会说“这个人真“浪”,”,应该是一个赞美之意。“浪”字到了天津就截然相反了,在天津,一个女人放荡不羁,生活作风不正,会用到这个字,往往会这样说:“这个人真浪”,或是说:“这个女人太浪了”,在天津用这个字是在骂人,在哈尔滨人的嘴里说出这个字是一种赞美。起初因为这个形容,哈尔滨知青和天津知青闹过多次误会。
那时我们那里的人大致有:黑吉辽、冀鲁皖豫、川黔两广、苏浙还有北京、上海、宁波等地区的人,每个区域的人都有自己的方言,有机会我会给大家说说更多的方言包袱,希望大家开心快乐!
好多年前的笑话了,那会儿我们在位于江西抚州地区的山区里的军工厂,厂里有相当部份是山东人,工厂距县城不到10公里,逢星期天厂里会派车拉人去县城游玩和购物。
有一次照例厂车拉了一车人来到县城,大家三五成群前往县城各处热闹所在,有一个约二十七八岁的农村女人.确切的说是城郊的居民,在路边卖甲魚,厂里一位车间技术员(山东人)姓徐,我们估且叫他老徐吧,与同伴路过停了下来,老徐上前询问甲魚价格,“哎,勒好,请问勒这个鱉咋卖”?卖甲魚女人脸一红没理他,他又近身追问一句“我问勒这个鱉咋卖”?女人红着脸骂了他一句,“流氓”!老徐一听觉得不错还想再还还价便说“勒说这个鱉6毛,那5毛卖不卖”?(当时当地甲魚是八九毛钱一斤,六毛以是很便宜了)卖甲魚女人脸由红转白抬手就打了他一耳光,老徐捂着脸怒道“勒怎么***?鱉不卖就不卖,马拉个笔的还***”眼见着闹起来了,同伴赶紧上前劝开,旁人也围了上来,警察也过来了,女的边哭边骂,男的捂着脸愤愤不平,鷩察将双方都带去了派出所说清情况。
此事此后成了厂里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谈,那句“你这个鱉咋卖”也成了许多人打趣的一个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