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小时候在农村赶集吗?
我是乔家麦子,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作为农村人,如果没赶过农村大集,那真是一大遗憾,或者说不是一个合格的农村人。下面我就说一下我的感受吧。
小时候,最快乐的事有两件,一件是过年,不过过年一年才一次。另一件就是赶集,赶礼是农村孩子最快乐的事。以前集市不多,一般好几个村庄才有一个集市,记得都是跟着爸妈去,爸妈骑着一辆自行车带着。有的还会跑着去,那时候也不觉得远,可能兴奋大于疲劳。到集市上,看见什么都觉得好奇,不过不会买太多,因为那时都没钱,买什么都计算好的,不过爸妈也会给买好吃的。例如焦米糖等。那时的集市特别热闹,卖什么的都有,吃的用的玩的,感觉比现在的大超市还全。小时候赶大集应该算是童年最美好的记忆。
现在社会进步了,集市也多了,我们村也成了一个小集市,每个月的四、九都会成集,但没了之前的感觉了。可能是自己长大了。以上仅是个人的感觉,欢迎评论交流。
这个当然咯!
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第一次独自赶集!
那是我四岁半的时候,我清楚的记得那天也是当场天,爷爷奶奶在挖地,我在他们旁边玩泥巴。
爷爷说:林娃子,我给你出个题,你答出来了就给你买肉吃!
那时我还没上学,不过我爸妈经常会引导我算术。
我也没犹豫:爷爷莫哄我哈,你问?
爷爷说:一斤肉四块五角,两斤肉好多钱呢?
我掰着手指想了一会:八块十角!
哈哈哈,爷爷奶奶笑做一团。
爷爷果然没骗我,不过他说今天不空,下次赶集去买。
哈哈,这个提问勾起了我童年悠长的回忆😂😂当然赶集呀,而且我妈给我的爱称就是“集混子”
当然,每次去赶集,都是和小伙伴徒步走着去和回,镇上来回要10公里路程,都是选些女孩子心心念念的小饰品之类的东东……
时间都去哪儿了,想想赶集于我!那已经是40年前最贫瘠年代,最快乐的一件事情了🍭🍭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来自于农村的我,赶集是常有的事。赶集,是一种民间风俗,南方叫作“赶场”、“赶山”“赶墟”“赶闹子”、“赶圩”、“赶街”。
在我那农村,每逢2号,5号,8号,就是赶集日,村里的人就会格外的高兴。无论是男的还是女的,会打扮漂亮点去赶闹子,我这里是这样叫的。一是因为,赶集是一种热闹的气氛,平常在村里的没有太多***,生活也很无趣,赶集可以缓解这一现象。而是那时候我们去赶集都是走路去,走路一定的地方可以遇到很多去赶闹子的人,一起走路说说笑笑一下就会到闹子上,同时也可以遇到朋友亲戚,这一半天可以一起聊聊逛逛,放松放松心情。我那时候也爱去,总是走到大人们的后面,有时候会一路小跑,但是心情还是很高兴的。
***如明天就是赶集日了,前一两天村里的人会三五个约好,赶集当天一起去,对于小时候爱走的我,也会跟着去,***如妈妈不去,我也会跟着邻居去的,妈妈也会给我钱,叫我买菜,我们来到闹子上,热闹的很,各种各样的,来自四面八方的小商贩,带着他们自己家的特产来卖,还有各种各样的商品,衣服,人来人经像洪水一样的太多人了,挤的满身的汗水,有老人需要的,儿童需你,大人喜欢的,各种穿的用的,什么稀奇古怪的也有。
但是一般大人喜欢看的摊子,就是买生活用品的,比如说***类,各种农具等,而我们小孩子最喜欢的就是凑在一堆好吃的好玩的东西边,一直,大人给我们买。但是记忆最深刻的是,剪头发卖的。记得小时候我头发很长,在闹子上偶尔都一个阿姨看见了,总跟着我要收头发,妈妈好说歹说的总于给头发买给阿姨了,换来八十元妈妈买了三十元肉,跟我买了条裙和其它的,最后八十元还不够,虽然头发剪短了,但是感觉赶集真的是特别热闹。剪短头发的事早就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油耙子和棉花糖是赶集时我和小伙伴们最喜欢的食物,至今那个味道让人念念难忘,软绵绵的又甜蜜蜜的,让人吃起来,回味无穷;而油耙子也是如此,大人们也好这一口油耙子,油饼也不知道买多少回家;玩具那时候都深受我和小孩子们的喜欢。
如今交道方便,科技发达,电商物流都很方便,,对于80后90后的人来说,赶闹子好像在浪费时间,现在天热都懒得出门直接点外卖了等等。
国家在高速的发达,很多农村人都去了繁华的城市里了,留在农村的人少了,农村赶闹子还能存在多久,一个即将消逝的场景,也许只能留在记忆里的文化了。
视频加载中...
这是一种美好的回忆。以至于到现在还是会寻找机会去赶一趟。
小时候的赶集意味着可以看热闹,看好多好吃的(即使父母不一定能给买),也可能买到自己心心念很久的小玩意,过年时的新衣服。。。
那种回忆意味着现实需求的偶尔满足,探索新奇世界的偶尔满足。
是一种满满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