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喝过茅台镇一小品牌厂家的酒,觉得口感不亚于飞天,买几箱过年送人合不合适?
评判酒的品质优劣,仅凭口感是不靠谱的,因为口感能作***;酒的好坏应由身体的感受来说话,凡达到[不刮喉,不烧心,不打头,不口干,不酒臭,不过敏(酒精过敏者也能适量饮用),醒酒快]七大标准的酒,方能称之为好酒,其他都是扯毛线!
送给懂酱香酒的朋友没问题,懂酒会喝酒的人都能喝出好坏来。我在贵阳的同事都是几十箱往老家寄酒,而且是小众散酒,酒厂我们也考察过,纯粮食固态发酵,一般都是100元以上。
400多一箱的茅台镇酒,口感不亚于飞天,这个说法显然是个笑话。茅台镇小酒厂多,无证无照的小作坊更多。茅台镇是优质酱香酒产区,但优质酱香酒专指***传统工艺的大曲(坤沙)酱香酒,至少调酿5年才能出厂销售,成本颇高。400多元一箱的茅台镇酒,肯定是窜香酒(使用酒精蒸或浸泡坤沙酒废弃的酒糟所得)或者翻沙酒(使用坤沙酒废弃的酒糟,添加糖化酶再次深度.发酵所得),这两种工艺出来的酒,成本低,才能卖这个价。觉得口味好的话,自己喝吧,送人不合适。
如果对方懂酒,没问题。如果不懂酒……你还是送茅台吧。你知道,茅台不是用来喝的,是用来装B的。贵州人很少喝茅台,因为仁怀有很多不次于茅台的酒,质量好价格又便宜,为何去买茅台当冤大头呢?
许多人说,买茅台的人不喝茅台,这一个就是因为太贵,二个就是茅台品牌响亮,送礼有面子。
不过酒最终还是用来喝的,况且一般的人肯定也无力将茅台当成日用消费品,所以如果是好酒,当然可以买来送朋友,说不定满足别人口感需求的同时,还给人实惠呢!
有人现实中见过别人或者亲身喝过茅台的吗?
怎么说呢!上次我们生物老师搬家的时候,我去给老师帮忙,无意中打开了老师放酒的柜子,当时我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茅台。
当时柜子里面放有三瓶茅台,一瓶大的和两瓶小的,剩下的还有好多别的酒。其中有一瓶小的茅台是打开的,我就闻了一下,酒香!
(我们老师朋友比较多,所以家里有好酒并不奇怪!)
后来到学校,在一次他的课上讲了酒文化,我记得当时老师提了一下“酒后……”然后我们班就有人喊了一句“酒后乱性”当时老师都懵了!言归正传,老师当时说茅台这酒,因为放时间长了,所以倒出来是非常稠的,而且伴有浓郁的酒香,喝下去的时候并不像平时那种液体酒一样有着辣喉的感觉,而是非常的顺滑,而且第二天早上起床后也没有想晕、吐的感觉,身体并没有感觉到什么不舒服!
我记得的也就这么多了,希望能有所帮助!
近几年来,每年都会发4瓶茅台酒,是专门给员工的茅台品鉴用酒,酒质与飞天茅台一样。以前是四瓶都被我和家人喝了,后来由于茅台价格不断的攀升,茅台品鉴酒回收价格也高达1850一瓶了,所以我也卖了两瓶,留了两瓶过年喝。
因为就是一名普通员工,所以一年喝两瓶差不多了,以前发的都是市场上售卖的飞天,都留着勾调自己家的坤沙散酒了,飞天酒质很不错,加点在散酒里面,酒质改变还是挺大的。
虽说一年自己的只能喝两瓶,但是平时也是在喝的,品尝刚酿造出来的基酒,算不上是喝,毕竟没有勾调过、存放过,算不上是真正的飞天,而且品尝量也小,品尝主要目的还是看酒质如何。
还能够喝到飞天就是身边有土豪,土豪朋友或者亲戚,办宴席也用茅台酒,生在酱酒之乡,最能够体现身份地位的白酒就是茅台了,所以一定会趁着办宴席请亲朋好友的时候喝茅台酒的。还有就是身边一些土豪朋友,很普通的聚会都会搬几瓶茅台酒出来喝。
所以在茅台镇,喝到茅台酒的机会还是挺多的,但是喝茅台酒又不能够代表什么,有钱自己买来喝,没钱就喝普通酱香坤沙酒,我们当地95%还是以坤沙散酒为主,毕竟贫富差距太大,喝茅台酒的少,喝散酒的多。喝一次两次茅台酒不算什么,能够长期喝到纯粮坤沙酒才是真正让人羡慕的。
我是茅台小王、一名一线酿酒工人,喜欢喝酱香白酒的朋友可以关注我!了解更多关于酱香坤沙酒的信息。
一,在我年幼的时候(具体的年龄记不起了),老爸单位同事拿了瓶白瓷瓶的酒,他告诉我这瓶酒五十元,神秘兮兮的让我闻了闻,真的好香!至今还记得。
二,后来我参加革命工作一直无缘喝飞天茅台酒。
三,大约在九三年我在闽北开公司,跟了个老大,他是税务的一把手,经常有请客的人带一箱的飞天茅台,我们总共就四至五人,我常常喝一瓶多,酱香酒就是好喝多了,只是人兴奋,不断片。
四,八项规定出来后,飞天茅台没那么畅销了,我自己买了1升装的收藏起来,时不时喝两杯。
五,喝了许多飞天茅台感觉跟茅台镇产的传统工艺的酱香酒差不多。
六,飞天茅台也就是糯高梁加酒曲加水,成本不超过九十元。
我小时候喝过,我爸爸是到贵州支援建设的,每年回来一次,有一年带回来2瓶,当时好像是十几元钱一瓶。记得那天爸爸吃一个咸鹅蛋,鹅蛋黄油汪汪的非常诱人,我说:“爸,我也想吃鹅蛋黄”。爸爸逗我说:“这鹅蛋是下酒的,不喝酒不能吃”。我说:“那我也喝酒”。爸爸用筷子蘸点酒放到我嘴里,又夹了一筷头鹅蛋黄给我,那时我还小,不明白茅台酒什么酱香味,只是那种香醇的味道配上鹅蛋黄的味道,回味在我口中,几十年了一直记忆犹新![呲牙]
作为一个不怎么喝酒的妹纸,第一次喝茅台时,我的感觉是:真香!喝完之后,在心里默念:能不能再来一瓶?
大学毕业刚工作那年的一个周末,栏目组的主任受邀出席一个商务午宴,宴请的地址离我的住处很近,主任担心一个人赴宴酒力不支,就顺道叫我一块儿去吃饭了。
做东的是当时小有名气的一个企业家,土大款那种,选的饭店规格一等一的高,包间里是那种一次能坐十几人的实木大餐桌,整体的装修布置都看上去很高级。反正对于我这样一个刚毕业没见过世面的人来说,真的奢华!
之前我没喝过什么酒,大学毕业聚餐的时候喝了3两白酒,吐了一晚上,第二天躺在宿舍床上起不来,头疼得跟被***炸过一样。之后逢人就吐槽,白酒太难喝,喝酒就是找罪受。这次赴宴,我可以说是硬着头皮去的,因为是职场新人,不能在领导面前丢脸,大不了就再吐一个晚上,不然还能咋样。
宴席还没开始时,企业家就让助理把酒拿上来了,一箱茅台、一箱红酒。虽然我不怎么喝酒,但初生牛犊不怕虎,倒也没被这阵仗给唬住。茅台不就是贵点儿的白酒吗,有什么扛不住的?反正吐出来的又不是我的钱。但,事实是,打脸简直不要太快!
一些博士和教授发生过的常识性笑话有哪些?
回答内容太长的,都是不正经的。
我就说一个,北京某著名大学教授,说中国有个名人,叫“常凯申”。具体如下(引自某度):
常凯申,为蒋介石之错译名。出自清华大学历史系副主任王奇对Chiang Kai-shek (即“蒋介石”的韦氏拼音写法)的翻译。王奇于2008年10月出版的《中俄国界东段学术史研究:中国、俄国、西方学者视野中的中俄国界东段问题》一书中,将蒋介石(***用韦氏拼音的原文为Chiang Kai-shek)翻译为“常凯申”,与当年将孟子翻译成“门修斯”如出一辙,如此“历史学家”令国人对中国教育界专家学者研究学术的权威性和文化素养之水准产生巨大疑虑。
这些人,除了在办公室搞所谓的文字搬运,说他们“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都算给面子了,“教授”之名堪忧啊。
讲个真事,我们学校讲有机化学的老师很有才华,喜欢上课歪楼去讲量子力学。
有一天他上课,突然说,哲学上讲世界是物质的,为什么物理上说有反物质。我们当时以为在开玩笑,后来直接无语。
另有一次,不知道怎么讲到蛋白质变性去了,他接着给我讲咸鸭蛋是怎么变性的。然后很奇怪的说,不知道大家吃过泡鸡爪没有(背景98年吧,市场上这个不常见,我们[_a***_]都没有吃过)。泡鸡爪是怎么让蛋白质变性到可以吃的,然后还思考了半天。我们无语,就想回一句有没有可能,别人是煮熟了再泡的。
复旦有一次开数学研讨会,苏步青老先生有发言,老师作为苏老研究生也参会,与会者各地来的博士教授有几十位。
苏老在黑板上,边说边写,突然一个停顿,回过头,问台下一众学者:谁知道Sin(X)导数=?
台下一干数学精英,面面相觑,谁都没敢作声!一分钟以后,愣是没人搭腔。
台下哄堂大笑。
我家长房长孙,也就是我辈大堂兄,是个大学教授,他就是个经常出点乱子,搞点笑话的家伙。
伯父家在湖南,伯父早亡,四个孩子,单位帮养一个孩子,三个孩子就父亲三姐弟分担抚养。湖南高考比广西竞争更激烈。1985年时候异地高考是允许的。所以大哥哥就来我家这边读高中。这个我们辈绝对的一哥,常让我们惊讶。
大早起来他说要吃白南瓜,八十年代谁见过白南瓜?我妈妈也惊讶,怎么会有白南瓜?我们家南瓜种在地上,藤爬到房顶上长,因为我们农村房顶是树皮盖的,很利于南瓜藤蔓。
大哥说房顶上有一个大白南瓜,他说得很肯定,他城里孩子虽然来我们乡下生活多年,眼神不好,手脚老笨了,而且是大伯的孩子。这爬高爬低的活从来不让他干。
我妈妈顺大哥意思,爬上房顶,按大哥指点,终于找到了个大白石头,那是压房顶防风用的石头,他看成白南瓜了。这白南瓜,让我们笑了好几年。
高中毕业,大哥哥想学骑自行车,我、哥哥、爸爸、妈妈四人陪他去练车,天啊,他身子总也不能与车和谐,总是一边倒,我们四人累了半个月,也没改观。
这时候他拿到一本录取通知书了,1985年一本还是挺让人羡慕的。他说:这单车就不学了,以后我买辆小车开吧。1985年个人说买小汽车,着实让我们笑了好久。
毕业了他去了高校当老师,升了教授。但老毛病还是一样样的,常出乱子。
他继父去世出殡那天,继父儿子打番。分配他拿两个小缸子,一手一个,一个缸子外面写个“富”,一个写个“贵”。一看就知道是多么重要的事情,是庇佑儿孙以后富贵的象征。让他拿,那是责任重大啊!
大哥哥拿着这两小缸子随着送葬队伍前行。到了地方要下葬了,这两缸子要放他继父双脚下方向埋了。可这时候他才发现只有一个“贵”字缸子了,那个“富”字缸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弄丢了。
王选院士当年自述的一个经历……
花了一个***期搞的一项科研不如一个25岁的北大学生的一句话!
以下为摘录内容:
早在1993年,王选就产生了退出科研第一线、全力扶持年轻人的想法。
那年春节,他利用***期废寝忘食搞出了一项科研。节后上班,他兴奋地把研究成果拿给自己的学生刘志红看。25岁的刘志红说:“王老师,您设计的这些都没有用,IBM的PC机总线上有一条线,您检测这个信号就可以。”
三胞胎的搞笑说说?
三胞胎真是家里的小闹剧!每天都上演着各种有趣的情节,不是抢玩具就是一起躲在床底下捉迷藏。虽然有时头疼,但看到他们天真无邪的笑容,所有的烦恼都烟消云散了。
三倍的快乐,三倍的甜蜜,这就是三胞胎的魅力!
研究麻将搞笑段子?
***一场应看空,大运来时分西东。输赢本是同林鸟,只是肥瘦不相同。
***你不搓,朋友不会多;***你不想,要遭朋友讲。要想朋友多,大家一起搓;***天天摸,开心欢乐多。
参考一下:
1.***打得精,裤头改背心;***打得稳,天天肉丝粉。
2.打***三天五天不累,喝茅台三瓶五瓶不醉,下舞池三夜五夜不睡。
3.***风大部分人在做工,小部分人在刮吃喝风,大部分人练气功,小部分人忙算命,还有不少人战“方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