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是不是甩诸葛亮“八条街”?
都不知实践二字怎么写吗?一个只出主意,别人践行,一个知行合一,有理论有实践,怎么能比!新中国刚成立时有一大儒名梁淑冥和***辩论时滔滔不绝,而后不服***主张,当自个亲自实践时一败涂地!不信可以自个查!能把自己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记住是自个实践那才是大才,商鞅,***,还有提到的诸葛亮等!
肯定不是。事实上,郭嘉到底算不算是一个好谋士都很难说。
郭嘉,无论是《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都对其有所夸赞。
问题在于,无论是《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都不是真实历史。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是谁给他送礼,他就把谁写得特别好;《三国演义》那就更只是小说了。
有据可查的历史上,郭嘉只是在曹操攻打袁绍的时候,说“绍有十败,公有十胜”(但是没出什么好主意),以及建议速攻吕布和遗计定辽东。
郭嘉死后,曹操为郭嘉上表讨封都没什么可夸的:
(郭嘉)自在军旅,十有馀年,行同骑乘,坐共幄席,东禽吕布,西取眭固,斩袁谭之首,平朔土之众,逾越险塞,荡定乌丸,震威辽东,以枭袁尚。
这么一看,郭嘉在曹操麾下十一年,真正的功绩还真是乏善可陈。
至于《三国志》和《三国演义》里写的郭嘉那么多功绩,如果郭嘉真的有那样的功劳,郭嘉死了,曹操为他上表讨封,能不提那些功劳吗?
晋代傅玄所留史料中说:
初,刘备来降,太祖以客礼待之,使为豫州牧。嘉言于太祖曰:“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张飞、关羽者,皆万人之敌也,为之死用。嘉观之,备终不为人下,其谋未可测也。古人有言:‘一日纵敌,数世之患。’宜早为之所。”是时,太祖奉天子以号令天下,方招怀英雄以明大信,未得从嘉谋。会太祖使备要击袁术,嘉与程昱俱驾而谏太祖曰:“放备,变作矣!”时备已去,遂举兵以叛。太祖恨不用嘉之言。案魏书所云,与傅子正反也。
过分吹了!首先说,郭嘉是曹操帐下年轻很有谋略的谋士,奇谋异策确实曹营无人可比(按曹操私下的***是要他辅佐他的继位者)谁料郭嘉英年早逝,让曹操悲哀不矣!郭嘉入曹营大概的功绩是,鼓动官渡伐袁绍,征乌桓定辽东!阻杀刘备等。与孔明比还是要差一大截!至少,孔明未岀隆中,已经三分天下!(见隆中对)联吴抗曹,几万人马击败八十三万曹军,纵横联络,审时度势,掌控全局,为我所用!郭嘉无法与孔明相提并论!
此言差矣!
单计谋而言,两者都有安邦定国的才能,诸葛提出三分天下,郭嘉看破袁绍外强中干,督促曹操与之决战并一战胜之!助曹一统北方!两者不相上下。
就综合实力而言,郭嘉主要善于阵前谋划,是战地军师,跟庞统一样,诸葛则是文武全才,统兵,理政,治国,作战,没有一样落下,做得丞相,当得君王!
惜哉诸葛,后继无人噫![流泪][流泪][流泪]
你觉得郭嘉的“十胜十败论”有道理吗?
首先,我理解的“道理”,是被普罗大众所接受认可的东西才称之为“道理”。所以,很明显郭嘉的“十胜十败论”一直以正面教材流传百世,直接点回答原标题答案是“有道理的”。再回到主观层面去理解这个问题,很显然里面的每一论不管是不是存在客观事实,对于当时局面而言首先是鼓舞了曹营的士气,其次也为曹操在“十胜十败论”里所涉及的政治、策论、文韬武略等方面的成长方向撒下了一片***,这才是在我看来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