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农村的朋友!童年的时候有几个干过“偷鸡摸狗”的事情?
童年是一首欢快的诗,它有“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的天真;也有“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的顽皮。童年又是一首忧郁的诗,它有“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的萌呆,也有那些“偷瓜摸枣”“撒尿和泥”的尴尬和不堪。
八十年代,农村儿童的生活还是相当单调乏味的,所以才会有“夜深篱落一灯明”的夜捉促织的场面,除了“捉迷藏”、“过家家”、“丢手巾”这些保留节目,男孩子当然免不了去玩些“偷鸡摸狗”的“勾当”,最多的就是到田里偷些红薯、玉米 ,架起火烤着吃,吃的满嘴满手都黑漆漆的。
其实无论是摘别人家的几个瓜果梨枣,还是“偷”些玉米红薯,都只是一种单纯的小儿游戏,完全不同于现在小孩子偷盗同学小刀橡皮的行为,家长也千万不要有孔乙己那种“盗书非偷书”的歪理思想。一定要加以重视。
偷鸡摸狗的事情,从没干过,小时候对自己要求很高,一直是个乖乖女。
秋天到了,到处一片金黄,我们准备爬山,学校不远处,有块田种着橘子。
那时候,看到的橘子树都是东一颗西一颗的,橘子不到季节,还是青的就被调皮的小伙伴们摘来玩了。
这种栽了一片橘子,还挂满了果子到了秋天,又是可以***摘了,这种情况是鲜少见的。
围着橘子田转了一圈,终于找到一个比我们小几岁的妹妹,她是这个橘子田的主人。
经她同意,我们各摘了两个青***的橘子。
当时,想摘她们家橘子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嘴馋,是看到挂在树上沉甸甸的一片。
果实大颜色又鲜亮,忍不住对美好的诱惑,很想摘下来,这个和去街上买,完全是两种感觉,尽管有可能摘下来的还不一定甜。
我当时摘的两个,拿着玩儿了很久才吃的,一个甜,一个酸,还是觉得好开心,比在街上买一堆橘子幸福多了。
70后在童年时偷鸡摸狗的事做的多,80后偷鸡摸狗的事就少干了。自83年土地承包到户后,农村的物质丰富起来,吃得饱,穿得暖谁还去干偷鸡摸狗的事。
在农村只有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才干这鸡鸣狗盗之事。但父亲却说做人不能因为肚子饿就干些失德的事。父亲讲述了一个知青因为偷鸡吃而影响一生前途的故事教育我为人。
故事是这样,在哪个上山下乡的年代,有四个知青到我们家乡农村插队,知青来到偏僻的农村有点耐不住性子,偷鸡摸狗的行为在所难免。许多知青在家衣食无忧,下农村却三餐不饱,到了月中,粮食就告罄。知青断粮了,晚上饥肠辘辘,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知青当中有陈阿四偷鸡利索,潜入生产队长家中偷鸡。偷吃不会抹嘴,吃完了鸡不把骨头处理。
第二天大清早,队长带着几个民兵跟着,进了知青组宿舍,指着桌上还没有清理的鸡骨头。带走了四个知青。结果陈阿四主动承认错误,写了检查还被游村批斗。陈阿四参加恢复高考,考出好成绩却因偷鸡之事被队长告状到学校,失去了上大学机会,最后迟迟招工才回城当工人,因一个鸡失去大好前程。我父亲常用这事警示教育我,为人饿也不能偷,正直做人。
其实80后小时候,不管吃的好坏,大部分孩子都吃的饱了。说到“偷吃”我觉得主要还是不懂事,好玩!逞能!并不是真正意义的偷。
80年代的淮北平原,最美好的时候应该是初夏。西瓜已经长大了,几个调皮的玩伴早已经已经垂涎三尺,于是就有人提议,要不咱们去看看西瓜熟了没有?
玩伴之所以是玩伴,就是因为“臭味相投”,大家分工十分明确:“小黑是胖墩,跑不快负责望风,一旦有人就学狗叫;小明和我负责侦察哪个西瓜可以吃了;大力,力气大负责搬运工作!”。就这样一场战斗就打响了!
我和小明带了一把小刀,先把西瓜翻过来,在西瓜下面微微泛黄的地方,开个小口,看看有没有红色,如果有红,就说明西瓜可以摘了!连开了两个都不行,正在准备第三个的时候,突然听到小黑在学狗叫,不好,来人了!
毫无疑问!我们暴露了!结果就是被老师打了手心,被叫了家长,被罚了站!
后来我是不敢了也不干了,但听说小黑因为偷偷拔花生又被打手心,叫家长,罚站了!
面对这问题好难回答。身为七零后的我们,由于当时社会现实,偷鸡摸狗之事在农村时常发生,引为常谈。我的父亲是个非常严肃自律且党性原则坚定之老人,兄弟姐妹八人,一直教育我们不能这样那样许多道理,所以从未做过违反过事情,怕挨打呀,但是庄子里有这样的事,今天他家鸡没了,今天你家狗没了,时常遭人怨恨咒骂,其实这种人生活中常有,他们不劳动,专干这类营生,思想不纯,最后落得不好下场,甚至危及社会,身陷囹圄,希望每人都正确面对社会,不要干那些猥琐之事,遭人唾骂,活个干净的人难道不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