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玉孤高自许,戏份不多,曹雪芹把她安***来有什么意义?
也许受明代诗人高适咏梅诗句之影响,给读者加点佐料并以想象的空间吧?现凭记忆抄录如下:芳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底下美人来。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台。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妙玉作为一个与“四大家族”既没血缘关系又没又婚姻关系的女子,她在金陵十二钗正册中排第六,可见她在曹雪芹眼中的特殊地位。
妙玉真实姓名不得而知,她出身苏州一读书侍宦之家。妙玉自小多病,家里为她买了许多替身代她修行都不中用,她只好亲自入空门带发修行。因此可以说她是被迫出家的,妙玉虽然遁入空门修练多年,但仍然是六根未净,她自称“槛外人”其实细察妙玉为人,并没有彻底超凡脱俗,反倒是有时流露出一些带有个性色彩的世俗之情来,出家虽然喜静,但却是十分随和的,而妙玉性格孤僻,极不和群,简直出了名。“黛玉知她天生怪僻,不好多话,亦不好多坐,吃完茶,便约着宝玉走了。”(四十一回)宝玉说:“她为人孤僻,不和时宜,万人不入她目。”(六十三回)曾和妙玉做过十年邻居的邢岫烟说她出家前就已是这种性格,“她这脾气竟不能改,竟是生成这等放诞诡僻了”连脾气极好的李纨都公开声称:“可厌妙玉为人,我不理她。”
大家不愿亲近妙玉,并不是大家都俗,妙玉的这个孤高背后,实际上是对大家的防备,自己本来是仕宦之家,现在作为女尼,身份已不能和那些人相比,多少也有些自卑,所以她的孤高是一种故示孤高。
如果说宝玉对黛玉还有一种俗情的话,那么他对妙玉有都不敢有这种感情,此情即使偶一闪念,他也认为是罪过,他对妙玉有的只是一种敬重之情,这样看来,宝玉对妙玉的疏远,也是情理之中的了,正值青春芳龄的妙玉,没有一个知心的朋友,在庵中伴青灯古佛,心中孤苦可想而知。
妙玉是曹雪芹笔下精心塑造的悲剧形象之一,她才情高雅,孤寂高傲,一生傲岸,可命运最为悲惨,她的悲剧寄托了作者对不合理的封建社会的一腔愤懑。金陵十二钗里其他的女性虽然都有悲剧性的命运,但是比起她们,在妙玉身上更能看到美是怎样被催毁的。
妙玉身为槛外人,心里实是怀春的,她喜欢宝玉,未能藏得住少女情怀。她也是爱憎分明,分别心,非常地重,厌弃恶俗之人。
作为修行,这两者都是大忌。可是,谁说宗教就是对的呢?清规戒律,封建礼教,都可以扼杀一条生命。我以为,曹雪芹对妙玉是批判的,又是同情怜悯的。
妙玉在红楼梦中不是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中人,前八十回中戏份很少,但曹翁却把她排在了十二中第六位,可见她在红楼梦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可惜后面的篇回迷失,我们无缘看到,根据红学家的探轶,妙玉后面还有精彩的重头戏。妙玉判词,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后面贾府被抄家,妙玉应该是为了救宝玉或者其他原因,不得不红颜委身于枯骨。在红楼梦中,带玉字名的比较出名的就是黛玉,宝玉,妙玉三人,妙玉是落魄的官家小姐,是邢岫烟的老师,曹翁说她"才华阜比仙‘’,又在十二钗中排第六位,可见她在红楼梦后面的十四回中贾府抄家后一定有重头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