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三个著名故事?
贾母的三个著名故事,贾代善之妻,她出嫁前为金陵世家史侯的小姐。他喜欢小儿子贾政和小儿媳王夫人。他喜欢中孙女儿、孙子宝玉。
1.她不支持宝玉与黛玉的爱情,批准王熙凤的掉包计,使宝玉被迫娶了薛宝钗。
2.贾母没有过激的表现,对任何小事都有敏锐的洞察力,观点也更接近现实。
3.贾母对刘姥姥表现出的很亲热,恰如其分的表现老是说的人情世故。
贾母怎么笑?
在红楼梦里,不同于邢、王两位夫人每次出场时的循规蹈矩,反倒多次听到贾母的开怀大笑。
一则她本人就是生性豁达爽朗的性格,经过几十年的历练,看待事情更通透了,不拘小节。
其二,整个贾府都以她为尊,孙男娣女绕膝承欢,她也乐得清闲,每每也在笑声中透着慈爱。
人老了都喜欢热闹,本身贾母又是个惜老怜贫的,所以当同龄人刘姥姥来到贾府,短短几日的相处,虽说闹了不少笑话,却也是贾母笑得最开怀的几次。
红楼梦里荣国府过中秋,贾母为什么忍不住哭了?
《红楼梦》里的节日众多,作者曹雪芹在创作时赋予了不同节日对小说不同的功用与内涵。占用篇幅笔墨最多的端午节的主题是斗争和男主主人公情感的转折变化;元宵节是***重大***和重大转折的节点;而本文要写的中秋节则是***的时间轴重要节点,中秋节在《红楼梦》***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写的第一个节日就是甄士隐与贾雨村共度的那个中秋,又在***第七十五回、七十六回用两个回目的篇幅描写了贾家宁荣两府过中秋的情形。此时恰是元春省亲后的第三年,也就是秦可卿托梦凤姐时所说的:“三春过后诸芳尽”第三个秋天,当然三个春天都过去了,从这个时间点看,八十回后,会密集发生一系列人亡、离散、家破大事,贾府的大厦倾颓是“忽喇喇”的,是疾风骤雨般快节奏的,也就是说,这是贾府合家团聚度过的最后一个中秋节。
与这个中秋节只相隔几天的是贾府大操大办的贾母八十寿诞,轰轰烈烈、花团锦簇的表面掩盖下的是不堪细究的捉襟见肘,八天的盛大寿诞过后,荣国府的库银见了底,接下来的几处开销都没法支应了,贾琏找到鸳鸯偷偷当掉老太太的金银器皿,算是应了急。其实王夫人为贾母的寿礼早就没了办法,也是当掉后楼上一时用不上的大铜锡家伙才换得三百两银子。王熙凤已经开始变卖自已的嫁妆了,金自鸣钟、莲子大小珍珠嵌着的金累丝凤钗、点翠嵌宝石的金项圈一件件送入当铺,用来打点太监、应付邢夫人、预备中秋节等家事的用度。关键是,就在这几天之内,传来江南甄家被抄的消息,荣国府内,就连贾母的饭,也是多一碗都没有的。荣国府的经济己到了崩溃的边缘,贾赦、贾政、贾琏这些家族的男主人无一人感到事态严重,没有人分析利弊,谋划对策,更谈不上召集商议共克时艰的预案了。
荣国府的中秋节与往年一样,大观园正门上吊着羊角大灯,嘉荫堂前月台上焚着斗香,秉着风烛,陈献着瓜饼及各色果品。月明灯彩,人气香烟,晶艳氤氲。地下铺着拜毯锦褥以待贾母等拜香。但与往年不同的是,这次花销的是凤姐的嫁妆。
合家赏月吃酒地点的选择、器具安插、审美情趣、文艺活动均马虎不得,都要符合钟鸣鼎食之家的场面和身份。子孙们照旧要来一下诗文竞赛,长辈们点评也要有赏赐,贾政竟然还讲了一个俗而又俗的笑话,这证明平时老绷着个脸的贾政这时心情是轻松而愉快的。贾赦同样也讲了个笑话,贾母听出来了是抱怨她偏心,贾赦又不合时宜的抬举贾环,直说世袭的爵位跑不了以后你袭呢,这是公然在和贾母叫板,贾赦心里最在意的仍然是他在家中的老大地位,一有机会,必要发泄发泄才罢,六十岁的人了,也并没有长大。
贾赦贾政带子弟们散去后,女眷们围坐,贾母想提提兴致,李纨凤姐都病了没来,虽有王夫人尽力开解,尤氏努力活跃气氛,宴席上的沉闷犹如无形的枷锁,终不能打破,贾母太懂得精气神的重要了,鸳鸯拿来软巾兜和大斗篷,体贴为她戴上披上,怕老人家被风吹了头,又劝贾母该早点歇了,老太太逞强说道:
八十高龄的贾母什么没经过?家人的一个眼神她就全然懂了那里面的全部含义,子孙一代不如一代,家业凋敝,这个空架子还能撑多久呢?就算到了现在连多一碗饭都不能,也还在争斗不止,百年大族到了今天的田地,遥想当年辐辏气象,怎不令人感伤?
恰时,桂花阴里,呜呜咽咽,袅袅悠悠,发出一缕笛音来,比先越发凄凉,大家寂然而坐。夜静月明,笛声悲怨,贾母年高带酒,听此音,触于心,再也忍不住的堕下泪来!
《红楼梦》中写了两次中秋节,第一回开篇就写了甄士隐家过中秋请了贾雨村宴饮,资助贾雨村后,转过年,甄士隐先丢女儿,后家破人亡(甄士隐随邋遢道人走也算亡)。以小家见大家,甄家败亡始于中秋,贾家败亡也始于中秋。而警兆就是宁国府祠堂的一声叹息和荣国府中秋宴会上贾母的眼泪。宁国府之叹之前说过,今天聊聊荣国府贾母的眼泪。
恰逢中秋,全家团聚,你是否已经到家了呢?与其他节日的热闹不同,贾家的中秋节过得萧索中透着凄凉,豪门末路已经掩盖不住。
只听桂花阴里,呜呜咽咽,袅袅悠悠,又发出一缕笛音来,果真比先越发凄凉。大家都寂然而坐。夜静月明,且笛声悲怨,贾母年老带酒之人,听此声音,不免有触于心,禁不住堕下泪来。众人彼此都不禁有凄凉寂寞之意。
第一贾赦说贾母偏心
贾赦讲笑话,讽刺贾母偏心,贾母当时就有点难过,半日才笑道:也该请这婆子给我针一针。荣国府内乱,二房并立,世人都谓贾母偏心造成,其实并不是。贾赦不成器,有官不好好当,不管家事住在荣国府老宅(抛开为何失去荣国府当家权),贾母跟着小儿子住,对孙辈门好点无可厚非。即便宠爱贾宝玉,也照顾到贾赦一房,对贾琏王熙凤夫妇一样疼爱。只是贾赦一家除了贾琏王熙凤,贾母面前都不够孝顺。贾母没有责怪贾赦不孝。贾赦反过来怪罪贾母偏心,老母亲之心,一定五味杂陈。
贾赦的讽刺伤了贾母的心,不想随后贾赦就崴了脚。贾母连忙叫邢夫人回去,并派人问候。联系之前贾母也派宝玉问贾赦之病。老母亲对大儿子并非不关心。可哪怕母亲操碎了心,母子关系一直不和睦,贾赦当众讽刺贾母,贾母怎能不伤心?贾母后面和王夫人等将贾赦的笑话说一遍,就表明她真的特别在意大儿子的讽刺。
第二,贾家衰败太快,贾母心有戚戚
贾母说以前逢年过节三四十人。偏偏这次一个桌子都充不满。贾家的情况已经非常恶劣,前面刚刚经历了抄检大观园,经济也处于崩溃边缘,贾琏偷当,太监打秋风,尤氏偶尔在贾母处吃个饭,连主人的米饭都不足。王夫人为了二两人参,翻遍了荣国府。这一切虽然没有人告诉贾母,但贾母何等聪明,如何能不知道?
贾母一生富贵,经历了荣国府从崛起到巅峰再到衰落的全过程。将近六十年的时间,经历了无数大惊大险的事,可临老了,家族却即将崩溃。都说儿孙自有儿孙福,到底哪个老母亲不为儿孙担心?
贾母眼看着贾家穷了,落魄了,没有任何希望。老人家日常嬉笑背后,***梦回,将是怎样一种煎熬?这个中秋,面对惨淡的景象,如何不潸然泪下?
甄士隐家亡于中秋之后,贾家应当也如此。甄家最先失去了女儿甄英莲。贾家紧跟着失去了女儿贾迎春、贾探春……《红楼梦》对比的隐喻一直非常明确。中秋过后,《红楼梦》的节奏突然加快。迎春出嫁,薛蟠娶妻,只用一个章节就讲完。遗憾八十回后的故事与前面迥异。我们不讨论是否曹雪芹原意,只说后面的故事非我们想象中的故事。贾家最后亡于何时?贾母什么时候什么情况撒手人寰?都不能明确知悉,只说这次贾母之泪,实为自己一哭,也为末路贾家一哭。
君笺雅侃红楼,多歧为贵。你的关注将是我写作的最大动力,动动手指,关注一下,欢迎收藏转发。非常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