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前面很平淡,后面却一鸣惊人的诗句?
在中国古诗词发展史上,应该只有两首词有类似现象。就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_黄巢的《不第后咏菊》,和明太祖朱元璋的《咏竹》。
《不第后咏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咏竹》朱元璋
雪压枝头低,
虽低不着泥;
一朝红日出,
读过几首打油诗,感觉符合你的要求:都是前几句平淡无奇,结尾时奇峰突起。
其一:一窝二窝三四窝,
五窝六窝七八窝,
食尽***千钟粟,
凤凰何少尔何多.
——《咏麻雀》
其二:
百炼千锤一根针,
一颠一倒布上行。
问题:有哪些前面很平淡,后面却一鸣惊人的诗句?
临江仙·送钱穆父
宋代:苏轼
一别都门三***,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这首词是一首送别词,诗人和好友多年未见,见面不久,好友又要远离,还有很多的话没说,那种不舍之情,难以言表。
以前读这首词,我并没有多关注,但随着年龄增长,再读此文,对最后一句,感到特别震撼。
人生是一次长长的旅行,你我都是匆匆的过客,不要悲伤,“让我们红尘作伴,潇潇洒洒,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对酒当歌,唱出心中喜悦,轰轰烈烈把握青春年华”。
谢邀。
早年读过这么两首诗,前面似大白话,平淡无奇,最后诗意新奇,出人所料。正好合乎提问者之问。
诗的作者,诗题都忘了,由于诗有趣就记住的了,抄录如下,与朋友们分享。
其一。
两诗友相聚甚欢,客诗友有事要走,主诗友执意挽留。但他去意难留,主诗友触景生情,写了一首趣诗相送。诗曰 ,
左边几棵杨柳树,
右边几棵杨柳树,
前边几棵杨柳树,
后边几棵杨柳树,
纵有柳丝千万条,
要说一鸣惊人的是当属唐代“诗鬼”李贺莫属!其作《金铜仙人辞汉歌》中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被后世无数诗仙才俊对句,均无法达到该句的苍茫洒脱之气。不信请君往下看:
金铜仙人辞汉歌
【唐】李贺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宋·欧阳修《减字木兰花》:“伤怀离抱,天若有情天亦老。”
有古代大诗人的藏头诗吗?藏头诗在什么时代,怎么兴起的?为什么很多人喜欢藏头诗?
谢邀:在这样的空间回答如此深奥的问题,真是如大海捞针。一:古代大诗人的藏头诗不仅有,而且举不胜举;二:藏头诗在什么时代兴起,时至当代无法考证;三:为什么很多人喜欢藏头诗?读者认为:华夏几千年的文明史,开启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藏头诗,又名"藏头格"。《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约305篇;还有明朝大学问家徐谓(字文长);有苏轼的《减字木兰花》;李调元的《化缘道人》等等,只有简略回答,不能一并回复,不妥处,恳老师指教,祝老师新天愉快!
本人在九七年香港回归前曾写一首藏头诗《喜迎香港回归祖国》喜信传开天下闻,迎来九七一新春。香飘华夏天和地,港系民心合不分。回转清庭屈辱史,归还赤子自由身。祖宗基业岂能失?国土而今属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