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孔子、孟子、庄子、孙子都是春秋战国名人他们都有何关系?
还是先说答案吧:
老子所代表的易道思想,是孔子、庄子、孙子思想的源头,孟子是孔子思想的继承者。
可见下图。
天下无二道,所谓的百家争鸣,是在周王室内乱,王子朝带着***藏书奔楚之后发生的。
王子朝奔楚,王官学术失守,典籍流落民间,以至于后面,社会上私学百出,王官之学,下移庶民,变成诸子之学。
老子,掌管周王室的***图书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位,我认为,李耳被尊为老子,这个“老”字,指的就是《礼记》所说的“天子之老”,天子的直属臣子。子,在老子的时代,还只能由周天子所属的卿才可以使用。所以老子才是老子,而不是李子。
老子所掌管的传自上古的“道法自然”的正统思想,是后世苏秦、 张仪 、 鬼谷子;申不害、 韩非; 杨朱; 庄子、 列子;关尹子、 尹文子这老学五派,以及儒家、法家、兵家等诸多流派的思想源泉。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庄子、孔子、孙子、孟子,都是老子思想的传人。
老子,是天道时代的最后一位圣人。老子之后,再也没有抱天道不移的圣人出现在世间了。老子,是古典华夏的集大成者。
孔子,继承了老子的思想,成为了人道时代的第一位圣人,天道沦丧,必须要为社会重新设立一个锚定,使社会继续长久的维系下去,孔子就是几千年来中国人道社会***观念的塑造者,正是有了孔子艰苦卓绝的努力,华夏才没有彻底同天道这个母体割裂,才没有像历史上哪些无道的蛮夷国度一样烟消云散,及时历经治乱循环,遭受亡国之难,总是能在文化母体中孕育出不世出的英雄豪杰,带领华夏重新站立起来。孔子,是现代华夏的集大成者。
“孔子、老子、庄子、孙子、孟子之间有什么关系?”略略看了大家的回复,各有各的说法。不管现在还是过去,最难说清楚的就是关系,没有历史的考证,不好乱讲。那就讲一讲对列位先贤理论观点的个人愚见。
先说孙子。孙子毕生所著的《孙子兵法》广为流传,中心思想是以战止战。西点军校甚至拿出大把时间来研究。但个人认为《孙子兵法》立于世,不仅是孙子的谋略,更是使用者的智慧。例如《孙子兵法》中有“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讲了攻和守的策略,却没讲攻和守的具体方法,具体方法是使用者根据兵法结合具体情况演化出来的。“纸上谈兵”的例子就是说明使用者的智慧更重要些。
孙子在战争中反对用迷信的方法来预测结果,说:“不可取胜于鬼神,不可象于事。。。。”这种战争胜负“必取于人”的主张,与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主张一脉相通,都重点强调了“人和”。
孔子对***说:“吾所见老子也,其游龙乎?。。。。老聃,真吾师也。”在思想意识上认为老子是他的老师,但是否真的向老子学习过,这还真不知道,呵呵。。。
从这些来看,道家的老子、庄子,儒家的孔子、孟子和兵家的孙子在哲学思想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我们要明白诸子百家这个概念。什么是诸子百家呢?其实就是先秦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文化高峰时代。
比如我们所知道的儒家、法家、墨家、道家、纵横家、兵家等等学派统称为诸子百家。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
比如儒家孔子、孟子,道家老子、庄子,兵家孙子、纵横家鬼谷子都是诸子百家学派的鼻祖或杰出代表。
虽然是诸子百家名字列在一起,但是它们分别属于春秋和战国两个时代。比如孔子、老子、孙子是属于春秋时代,庄子和孟子是属于战国时代。他们都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杰出代表。
诸子百家起源于春秋末期,当时已出现颇有社会影响的法家、道家、儒家、墨家、阴阳家等不同学派,而至战国中期,许多学派纷呈,众多学说丰富多彩,为中国文化发展奠定了宽广的基础,中国术语上把这一时期称为诸子百家或百家争鸣时期。
诸子百家的关系既矛盾又统一,每一个学派都有自己的核心命题。但相互之间又有一些传承关系。比如孔子曾经向老子请教。法家的韩非子的核心思想源于道家,但是韩非子的老师却是儒家。虽然学派不同,但是学派之间既有争论,又有协作,相互博***众长,取长补短,这才形成了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
希望能帮助题主。
诸子百家源远流长,百家皆源于道家,道家脱胎换骨于易经。儒法二家为华夏文明之最,司马迁总结得好,道为万物之灵,儒法各执一端,而儒家所谓的中庸,归根结底还是道家理念,法家也被归为黄老之学。
老子创道家而成华夏文明之始,庄子继老子之后而成道家圣贤,庄周梦蝶,不亦幻乎?孔子临河而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于是孔子问礼于老子,始得人间正道,老子对孔子说“道可道非常道”,但是孔子明显实现了“道可道”,因此孔子之道非常道!
孟子振臂高呼“民贵君轻”,于是继承孔子衣钵成为儒家亚圣!法家自成一派,大约起始于管仲治齐,脱胎于老子《道德经》,战国为法家黄金时代!慎到势治化齐,申不害术治兴韩,卫鞅法治强秦,韩非子融法家势术法三位一体终成法家宗师!
孙武本齐人,受好友伍子胥邀请而训练吴军,西击强楚,北伐大齐,南灭越国,武功赫赫而著十三篇《孙子兵法》留世!其后兵家大师辈出,吴起、司马错、白起、王翦、李牧、蒙恬都是战国大兵家,而韩信则是秦汉最后一个兵家名士!
谢邀!
历史上,言论最放开的时候,不过春秋战国时期,也是文化的巅峰时期!
题主提到先贤们,虽然学派纷呈,众多学说丰富多彩,为中国文化发展起到提纲挈领的框架作用,后世学者不过是修修补补,难以超越!
他们都是儒家文化的***,都推崇“仁”的思想,两者也有很大不同!
孔子崇尚周礼,所提“仁”太理想化,施政纲领比较简单原始,强调君主以道德和礼教、礼让来治理国家。
孟子就现实很多,提倡人本善论,第一次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可诛杀“独夫”。
儒家还有一位***荀子,荀子更现实,在人类历史第一次提出“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化后天的教化的作用,更是提出了,主张“治天命”、“裁万物”、“骋能而化之”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老子是最初提出道家思想的核心人物,是这一学派的始祖。老子主张无为而治,积极入世!
四维时空的辩证与抽象思维,主观与客观辩证法的统一,你怎么看呢?
全面物质动平衡哲学新文化战略技术研究发现者说:这个四维时空问题的提法,好像不是人间的事,但却要人间的人来回答,很奇葩、有趣、烧脑,好像估弄玄虚,有意制造麻烦的让人回答。主观客观、辩证法的抽像思维,只有在人间、人类的人才有的思维,您说人、人类人间是几维空间?是四维吗?为什么是四维空间?全面物质动平衡哲学新文化观念对维度看法,认为维度的提法是学究无终生有的,自我高深,把简单问题给弄复杂化了,没必要。人、人类、人间是几维?牛、马、羊、鸡、虎、豹、豺、狼、大象……等等,不同物种,又都是不同的几维?怎么划分?这些不同的物种,不同的维度,能互相走动串门吗?人不能到牛的生命里去,牛也不能到人的生命里去。所以,什么生命就是什么生命,什么物种就是什么物种。***设按维度划分,那么物种不可互变,维度也就不可互变。什么叫“降维打击”?根本就不存在,怎么个降维?不就是本事大的,打击本事小的吗?人杀猪、杀牛,人并没改变,也就没有降低维度,猪、牛也没改变,也就没有变了维度。主观、客观辩证法的抽像思维,在人、人类、人间是对立统一的,但如***设在脱离人、人类、人间的所谓四维空间,那就根本不可能存在什么抽像思维、什么主观客观的辩证统一的思维活动了。用全面物质动平衡哲学新文化观念看,宇宙材料、结构和功能不同的物质体和物种是宇宙万物的本质的不同表达。维度空间是人为制造的,不明确的、繁琐的无终生有的概念。用全面物质动平衡哲学新文化观念研究,就能得出科学清楚的结论,建议组建全面物质动平衡哲学新文化战略技术研究所,来专业研究,更好!感谢作者!感谢头条!
这个问题很难吗?不是!我们的《极简哲学原理概论》与《极简哲学总论》已经有了深入浅出的说明,并且有了简单的公式化总结!中文公式化表达的思想认识,就是易经理解!人=仁=男人+女人=爱=忍=阴+阳=天+地+人=和=一!
西方人家的数学化表达的方式为什么呢?0=1=2=3=i=运动=∑△T=历史=时间+空间=有+无=唯心主义+唯物主义=人类的智慧=爱!也就是我们的总结:哲学就是人学,就是关于人的生存发展和人类社会运动变化发展规律的科学!也就是关于爱的科学与艺术!
什么是维度?我们的生活体验是多好的了吧?一句话的事儿一一越简单越好!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去减元降维?我们的文章里也有详细的介绍!容易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所以我们才将我们的哲学原理称呼叫“极简哲学”!
我们的极简哲学原理九定律,有详细的介绍!我相信你们那边有专家组织进行研究讨论了吧?因为我的文档上传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了吧?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研究过了吧?为什么呢?我怕你们把我们的文章的话题当为民科笑话!误国误民!我也是真的直接寄到中国最高层次的人审核批评了!
几何原本中的前面的二十多个定律性结论,严谨吗?不严谨了!由此及彼而推论的公式化结论,当然不会没有问题的了吧?所以才会有后来的非欧几里得算法设计与几何学原理!我也提出来了“平行运动坐标系”、“思维测不准定律”、“第0定律”、“人本定律”、“四决定律”等吧,重塑了马克思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啊!
直线是几维?二维!
0是什么状态?全息!
《老子》第二章,无为是老子的核心思想,它真的是不作为的意思吗?
我看了前面诸位的观点,大体上是说,“无为”不是真正的无为,而是有为。其实,老子讲的无为,是真的无为,不是有为。老子的无为是一种理念,是哲学思维。当然,无为也不是不[_a***_]、不种地、只等天上掉馅饼哟。有人说,无为,还要老子说什么呢?老子提倡无为,是针对当时许多人欲望难填来说的,认为只有清心寡欲,才会有和谐社会。老子观点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老子的无为,有三个方面的意义。老子观点的核心是效法自然。老子认为,自然法则和社会法则是相通的。无为的第一层含义,就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老子是不主张战天斗地的,而主张顺其自然。有个笑话,上帝召集动物开了一个会,上帝问:如果再造一个地球,诸位有何建议?动物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最好不要造人这个动物,人类虽然自我感觉良好,但遭到了其它动物的吐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无为的第二层含义是,处理好君王与臣民的关系。老子有句名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刘邦“与民休息”就是老子这个意思。有时,统治者的作为,实则对百姓的伤害。如杨广,开大运河,建万世之功,但劳命伤财,百姓苦不堪言。老子是反对君王瞎折腾的。无为的第三层含义是“不争”。老子说,水利万物而不争,不争是最大的争。诸葛亮六出祁山,无功而返,为什么?遇上了一个司马懿,司马懿就是避战,任孔明怎么叫骂,就是闭门不战,蜀国粮食不继,闹腾几天就退兵了。所以,不争是三十六计之上的妙计。
老子在本章里指出事物间都是相互依存而互为存在的,譬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里面的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上与下都是比较而存在的。
老子认识到宇宙间的事物都处在变化运动之中,事物从产生到消亡,都是有始有终与变化,宇宙间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也。’此话里的‘无为’是本章里的第二层意思,‘无为’可以这样来理解,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用行动替代言语),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已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其中‘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有所为又有所不为,知道什么该为不该为?该怎样去为?要按照客观规律去自然而为,是种朴素的自然辨证法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