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相声和新相声的前世今生到底怎样?
谢邀,相声是一种民间说唱艺术,它以说、学、逗、唱为表现形式。以张寿臣、马三立、侯宝林、刘宝瑞、常宝堃、马季、侯耀文、姜昆、冯巩等为代表艺术家。
相声发源于北京天桥,天津劝业场,南京夫子庙。可以说源于华北,流行于京、津、冀。始于明清,盛于当代。
如果把相声分成传统与新相声的话,可以按时间来分,也可以按语言表现来分。按时间来分的话,以清末到1949年为传统相声发展期,以北京话,说笑话,滑稽问答来逗笑观众,加有***、挖苦别人生理缺陷等内容,表演场所主要在民间、集市、街道等。新相声源于1949年后,以马三立、侯宝林、刘宝瑞、常宝堃为代表将相声加以改造。并将相声送到农村、工厂、部队、广播等,使相声艺术成为文艺战线上的轻骑兵。以马季等为发表的又一代把相声发展到歌颂型艺术形式,并推向新的媒体,使相声艺术得到长足发展。
题目太大了吧?
还是问的具体点吧。悟空问答3-5百字能说清楚的问题。传统相声前世今生从200年前说到现在,实在不是几句话能说明白的。
简单说几句。传统相声前身就是戏剧丑角因“国丧”期间不能动响器,唱不了戏,为了生存,把戏剧丑角里一些插科打诨的片段拿出来撂地演出,颇受欢迎,收入也还能维持,就有一些丑行演员转而以此方式谋生。逐步吸收评书里的一些能独立出来的片段,拿来改编演出,起初是八个评书片段,即单口相声里所说的的“八大棍”的由来。也改编了一部分单弦的段子。以前相声演员拜师,其中引、保、代三师里必须要请一个唱单弦的、一个说评书的,就是表达对这俩个门类在相声初始阶段所做帮助的感谢之意。这就是传统相声的前世。
现代相声没有一个准确定义。有三种划分,一种是解放后创作的,一种是侯大师为首“相声改进小组”成立后创作的,另一种是马季为代表的歌颂型相声。不论如何划分,都是打破了传统相声纯***的属性,去粗取精,去荤俗留趣雅,并加入不同程度的“宣传”内容,且“宣传”作用越来越具体。这基本就是现代相声的起始。
至于传统、现代相声的今生,就不用我说了。见仁见智,你可以自己下结论。😂
谢谢风中的吉宝宝 邀请
传统相声最早起源于清朝,表演时需要的道具有:桌子、手绢、醒目、玉子、扇子等
桌子:是用来区别演员分工或用来区分前后台来,捧哏演员站桌子里面,逗哏演员站桌子外侧!
手绢和扇子:郭老师说过,手绢的用途绝不是拿来擦汗的,而是做道具的!比如带头上扮个女性、卖估衣时披身上做个布头之类的!同理,扇子也不是扇风的!
醒目:是用来定场的,演员台上一敲醒目,意思是告诉台下观众不要说话了,演出就要开始了!
传统相声的这些讲究,是不是有点震惊到你了?
早年间传统相声的演出地点都是在天桥啊、集市啊等一些普通百姓聚集的地方,与观众面对面的交流,后来逐渐发展到茶社啊、小剧场啊这些场所,但上述的这些个所需要的道具都是要有的!
后来在时代潮流的影响下,相声几乎到了灭绝的边缘。
八十年代末,相声通过春晚这个新兴媒介再次走入了人们的视野,只是此时的相声已经进行了很大变革,不再穿大褂、不再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桌子等道具也一并取消了)!
新相声还有一个重要的变化,也就是表演场地不再是天桥、街边、小剧场等,几乎完全出现在电视媒体里。与传统相声相比,这一形式完全失去了与观众的互动、现挂,灵活度和观众参与热情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