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农村老人吵架是用普通话,还是用本地方言劝架好?

农村老人吵架是用普通话,还是用本地方言劝架好?

农村老人吵架是用普通话还是用本地方言劝架好?

快莫说了,想起农村人以前那种吵架的场景,现在都隐不住笑出眼泪。

那还是在八九十年代,我们村有两个妇女,因一点小问题坐在各家门口对骂。在农村经历过那种场景的都知道她们吵架的问题其实都不很大,经常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如你家的鸡吃了我家的***或吃了田里的几串稻谷,再就是小孩子打架被欺负了引起的等,反正问题都是不大。

老人吵架笑话的话术大全,老人吵架笑话的话术大全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大概是以前农村很闲的缘故,人们一有点事就喜欢对着天骂“冲天娘”,她们开始一般不会指名道姓的去骂别人而是有点像指桑骂槐的。一直骂到别人自己来接招,这下可就热闹起来了,那各种对骂的语言真是如天昏地黑、大河滚滚的随口而出,就像***胸中装满了千军万马,语言完全不用经过大脑,可随时捡来对骂。

记得有一次,一方有个儿子刚从外地回来,看见自己的母亲在骂架。可能是刚到家的缘故,便用普通话劝起架来,这下好了,对方就将这家的儿子的普通话当作借口而大谈起来,另一方开始还反回了几次,后来实在隐不住,便将自己的儿子也骂上了。发展到最后,两个人到好像商量好了似的,全对准了劝架的说普通话的儿子……随后这场对骂戏也就不了了之了!

可见,在农村,别人用家乡土话吵架的时候没有一身本领,没点地位,可千万不要用普通话去劝架,不然引火上身的就是自己了!

老人吵架笑话的话术大全,老人吵架笑话的话术大全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感谢邀清!农村现在的整体素质也在逐渐走高,基本上沒有吵架的现象啦!即使偶而碰到,建议用家乡话劝架比较好。因为家乡话比较亲切,会拉近你和当事者之间的距离。如果你用普通话劝架,会让人感觉你在摆弄,不但劝不了架,而且会火上浇油。

所以在外打拼的后生们回到家乡,无论你当官的,当大老板的或发大财的,到了家乡,就说家乡话,也就是入乡随俗。如果你遇到有老人在争执,你用家乡话规劝他们,只要有理,他们会立马和解。因为他们尊重在外面闯荡有见识的年青后生。


劝架用普通话好一点还是方言好一点呢?那我们就应该先了解一下普通话和方言的区别。方言的强弱既于普通话的入侵范围有关,也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程度有关。就前者而言,越是大城市,普通话就越为普及,这不仅是因为普通话降低了沟通成本,从而不断开疆拓土,而且还因为语言统一的背后隐藏着权力的意志,大城市相对于农村,是更需要也更容易被规训的对象。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许多农村学校教师的普通话都讲不顺溜,而城市甚至都要求学生在课外也不得讲方言。

老人吵架笑话的话术大全,老人吵架笑话的话术大全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至于后者,地方经济发展程度越高,地域认同感就越强,就越侧重强化代表地域特殊性的符号,方言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种。考虑到认同的构建,不仅是寻找相同点,更多时候是通过树立敌人排斥异己来实现的。经济发达,导致外来人口涌入,***紧张,外地人往往成为替罪羔羊,这也就是最发达的城市往往是排外意识最强的城市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认同感和排外需要的双重作用下,通过语言来构建认同的迫切感就更为强烈。

很少有人会以陕西话或河南话为自豪,你可以看到,大多数北方人很快就融入了普通话的潮流之中,这不仅是因为北方方言的近亲相似性,而是这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方将方言同样视为落后的代表,所谓“土”就是极为形象的描述。你也可以看到,北京的带有儿化音的“京片子”、上海经过改造的吴侬软语、广州带有韵味的白话都为地方所推崇,不仅言者有一种毫不掩饰的自豪感,地方也视普通话如入侵的草寇,充满敌视。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在广州一个主持人不经意的语言调侃都能引发微博上漫天的讨伐,一个官方的推广普通话行动居然引发公众的街头***。

语言中浸染着漫长的历史、独特的地理和自成一体的文化,与土地,与民情,与祖祖辈辈的日常生活关联在一起,这是方言值得珍视的理由,也是“语言只是沟通工具”这一论断不值一驳的原因。然而,语言的形成并非自然竞争和交流所形成的结果,其间交杂着地域因素与权力意志的剧烈冲突。必须看到,一种方言在遭遇官话冲击的同时,同时也在以相似的逻辑来侵蚀更弱小的地方方言,只不过一个依托于强势的权力,一个依托于自己的独特地位。

再来说说到底用什么话劝架比较好,我感觉用方言劝架比较好,因为既然是两个老人吵架,他们肯定不会说普通话,或者说的没有那么好,这时候你用方言劝说,更容易让他们听懂,还会给他们亲切感,让他们觉得放松下来了,就不会继续去争吵,用方言劝架才是最优的选择。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老人吵架笑话的话术大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老人吵架笑话的话术大全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