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哪一段经典越剧是越剧老前辈在台上即兴创作的?曾经看过一个访谈?
  2. 翁同龢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哪一段经典越剧是越剧老前辈在台上即兴创作的?曾经看过一个访谈?

谢邀!《梁祝》是越剧最为经典的一个传统剧目。全剧分:草桥结拜、同窗共读、托媒、十八相送、访祝、楼台会、山伯临终、逼嫁、哭灵化蝶几个场次。

其中"楼台会",是重中之重的一折戏。开场时原合唱的唱词一直是这样的:"久别重逢梁山伯,倒叫我三分欢喜七分悲,喜的是今日与他重相会,悲的是美满姻缘已拆开。……",有一次演祝英台的袁雪芬大师正蕴酿情绪,感觉到"三分欢喜七分悲"这一句不够准确,立马改为:"又是欢喜又伤悲。"

你只要细细推敲,这一改,在表达祝英台的真实情感方面,的确要比原来的唱词,精确、真实、贴切得多。

经典幽默笑话大全常熟话,经典幽默笑话大全常熟话语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你想,祝英台自杭州书院返乡后,对结拜师兄梁山伯是朝思暮想,盼着他"七巧之期"准时来家中提亲。想不到父亲竟突然将她许给了马太守的儿子马文才,这样的打击是多么痛苦。今日忽然得知师兄梁山伯来家造访,心里百感交集,又是喜欢又伤悲。但用"三分喜欢七分悲"就显得***了,不是祝英台当时的真心情

以上均为袁雪芬***,在一档电视***访节目中亲口讲述的。

翁同龢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翁同龢,晚清同治、光绪二朝皇帝的帝师,还一度做过财政部长。做帝师,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知识分子的最大梦想,翁同龢能混成那样,应该知足了。但拨开晚清迷雾,我们却惊奇地发现翁同龢人生不堪的一面。翁同龢与李鸿章都是朝廷重臣,也曾是同僚,为了泄愤与李鸿章内斗,翁同龢不惜拿朝廷和国家大事来作赌注。凡是李鸿章拥护的,他就反对。凡是李鸿章反对的,他就拥护。在搞洋务运动的日子里,李鸿章想筑铁路,主管财政的翁同龢双手一摊,没钱。李鸿章想跟老外搞合资银行,翁同龢到慈禧太后那儿一鼓捣,合资银行流产了。甲午战争开打前,李鸿章想添置若干军舰,翁同龢又以没钱为由,黄花菜凉了。翁同龢誓做李鸿章的事,最后被察言观色的慈禧太后发觉,以“永不叙用”一纸调令,将翁同龢解职遣返老家常熟。这,怪得了谁呢?

经典幽默笑话大全常熟话,经典幽默笑话大全常熟话语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宰相合肥天下瘦、司马常熟世间荒。”我觉得把李鸿章并不高尚,妥协派代表,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李鸿章责任重大,不能推给翁同酥。而作为太后代表人物李鸿章与帝后代表人物翁同穌有的只是政见不同,仅此而已。非要把一个学问优长、为官清廉、志大才疏的清流人士,拿出去顶甲午战败得黑锅,这就是恶意地抹黑了,比起卖国来,李鸿章比这个翁同酥厉害多了!要不是左宗棠据理力争,怕是新疆都收不回来,概因李鸿章!李鸿章与左宗棠一个重量级的人物,为什么是仇人呢?!一个民族英雄,一个是卖国求和协议地签订者,不用试图洗白李鸿章!宰相合肥天下瘦,李鸿章没有那么高尚!!翁同酥再不济,也是主战派!!不是割地赔款的求和派!!指鹿为马不存在!这一点那个资料都白纸黑字记得呢!

翁同龢是个被严重黑化的历史人物。

他背的最大的锅就是甲午战争中的表现。

经典幽默笑话大全常熟话,经典幽默笑话大全常熟话语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也是后人对以翁同龢为代表的清流派的普遍看法。

清流派确实有其问题,主要表对外政策上,一旦有什么冲突,清流派是坚决的主战派。

清流派的外交主张,就是对外强硬。这一点,他们不但上疏清议,并且身体力行。如在中法战争里,调任两广总督的张之洞,出任各地海疆会办的吴大徵、陈宝琛、张佩纶等人都是清流派重要成员,在甲午战争中,吴大徵还主动上疏,带兵请缨出战。

清流派的通病就是不顾双方实力对比而“轻言战争”。

具体到甲午战争上,翁同龢等清流派当然也是坚决主战的,但甲午之败原因很多,主战的不是翁同龢一个人,也不仅仅是几个清流大臣。

当时朝廷内外主战的意见占多数,慈禧和光绪都是主战的,翁同龢或许能影响光绪,能影响清流们,但他没有这么大的能力左右朝局,他也不过是众多主战派之一,只是由于他的特殊身份,使得他的责任被刻意放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经典幽默笑话大全常熟话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经典幽默笑话大全常熟话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